青山四顾似环滁,千载荒城百战余。
问路罢兵台下去,邑人能说蔺相如。
过渑池问路于叟叟指罢兵台:
过渑池县去向一位老者询问道路,这位老者指着一座叫做罢兵台的地方。
青山四顾似环滁:
站在罢兵台的高处放眼望去,四周的青山似乎构成了一个环抱滁州的大圆环。
千载荒城百战余:
这座荒废了一千年之久的城市,在经历了无数次战争后仍然屹立着。
问路罢兵台下去:
向老者询问罢兵台下的情况。
邑人能说蔺相如:
当地人能够讲述关于战国时期名将蔺相如的故事。
【注解】
渑池:今属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为古代秦国通往中原的重要通道,因“渑池会盟”而闻名。
叟:此处指老者。
环滁:环绕滁州的圆环。
百战余:指经过无数次战斗之后仍保存完好。
【赏析】
本诗以问答的形式写诗人在过渑池县时与一老人交谈的情景,通过对话形式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首句直接进入主题,点明地点和对象;第二句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历史久远的画面。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询问和回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沧桑、战争遗痕以及英雄故事的关注和感慨。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和平与安宁的追求和期待。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情怀,也体现了他对和平与安宁的珍视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