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过桐溪水,溪桥迎凤名。
光摇锦翮动,影落彩虹明。
夹岸梧桐老,芳洲杜若生。
尚余千古迹,登览一伤情。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凤过桐溪水,溪桥迎凤名。
光摇锦翮动,影落彩虹明。
夹岸梧桐老,芳洲杜若生。
尚余千古迹,登览一伤情。
诗句解析与注释
- 凤过桐溪水,溪桥迎凤名。
- 凤凰飞过桐溪的水面上,溪边的桥因此得名“迎凤桥”。这里的“凤”指传说中的神鸟凤凰,象征着吉祥和美丽。
- 光摇锦翮动,影落彩虹明。
- 凤凰展翅飞翔,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它的影子投射在彩虹上,使彩虹更加明亮。这里使用了“光摇”、“锦翮动”等描绘性词汇,形象地描述了凤凰的美丽与动态美。
- 夹岸梧桐老,芳洲杜若生。
- 两岸的梧桐树已经老迈,而在芳洲(美丽的小洲)上,杜若(又称杜鹃花)生长繁茂。这里的“夹岸”和“芳洲”分别指的是桥两侧的河岸和位于河流中央的小岛,而“梧桐”和“杜若”则是具体的植物名称。
- 尚余千古迹,登览一伤情。
- 这里提到了桥的历史遗迹,尽管时间已过千年,但仍然能感受到这座桥带来的情感共鸣。通过“尚余”、“登览”等词汇,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以及登桥时的情感波动。
译文
凤凰掠过桐溪水面,因而得名的溪桥迎接着凤凰的名字。
阳光下,凤凰的翅膀闪动着金色的光芒,影子映照在绚丽的彩虹上。
两岸的老梧桐见证了时光流逝,而水中生长的杜若则带来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座古老的桥梁还保留着历史的印记,每一次登山游览都让人心生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其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捕捉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之间的美妙联系。诗中的意象丰富,如凤凰、锦羽、彩虹等都是富有诗意的象征,不仅美化了景色,也增加了诗作的艺术感染力。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元素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使得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