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绛节此中停,五老依然护紫庭。
钟鼓分头双岫碧,香炉当面一峰青。
匡庐未敢争谁秀,玄武应知不自灵。
胜览日斜归未得,细磨苍藓读碑铭。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何年绛节此中停,五老依然护紫庭。
这是第一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绛节指的是红色的官服,而这里则是指仙人的服饰。何年绛节?就是何时停下的意思。五老依然是指在此地守护着紫庭。紫庭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紫庭来形容仙境。
钟鼓分头双岫碧,香炉当面一峰青。
这是第二句,描述了钟鼓声在双山之间回响的景象。香炉则是在面前的一座山峰上,其色彩为青色。这里的钟鼓分头和香炉当面都形容了景物的形态与特征。
匡庐未敢争谁秀,玄武应知不自灵。
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对匡庐景色的赞赏之情。他没有与任何地方争夺美景,因为他知道匡庐的秀丽是自然赋予的。而玄武则是指传说中的北方神祇玄武大帝,他的智慧是无法自我显现的。
胜览日斜归未得,细磨苍藓读碑铭。
这是第四句,描绘了诗人游览胜景时的情景。他欣赏着美景,但是太阳已经倾斜,他还没有离开。于是他开始仔细地研磨着苔藓,阅读石碑上的铭文。这里的胜览指的是游览胜景,而日斜则是指夕阳西下,归途未得。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的一首咏古之作,以描绘匡庐的美景为主题。诗中的“绛节”、“五老”、“钟鼓”、“香炉”等词语形象生动,将匡庐的美丽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的“争谁秀”、“不自灵”等表达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心。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