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载暌违此日逢,夜堂灯火笑萍踪。
名途共幸身强健,大郡争夸众景从。
秉烛意长春漏短,离樽香淡别情浓。
吟馀忽上西檐月,相对愁听紫禁钟。
【注释】数载:几年。暌违:久别。夜堂灯火笑萍踪:指在上元节的晚上,与林亨等人相聚。名途:科举之路。身强健:身体健康。大郡:大城市。争夸众景从:竞相夸耀景色。秉烛意长:点起灯来时间过得很快。别情浓: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浓厚。吟余:吟诗之后。忽上西檐月:突然看到西墙上的月亮。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与同乡、同年好友相聚时作。诗人与林亨、李世贤、李懋衡、李克深等十人都是举人。他们在上元节之夜聚在一起,饮酒赋诗,互相庆贺考中进士。这首诗就是他们聚会时的作品。
首句开门见山,点明“逢”字。“数载”即数年,表明这次聚会已经过去很久了。“此日”指上元节之夜。“逢”字点明此次相遇是久别重逢,因而倍感高兴。“夜堂灯火笑萍踪”,写聚会的情景。在上元节的晚上,大家聚在一起,点上灯笼,谈笑风生,如同游鱼戏水一般自由自在。“笑萍踪”形容聚会的欢快气氛,也暗示了聚会者各自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第二句“名途共幸身强健”,表达了大家对彼此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名途”指科举之路。“身强健”表示每个人都身体健康,充满活力。这句反映了他们共同的心愿,也体现了友情深厚。第三句“大郡争夸众景从”,描绘了聚会地点的大郡城的景象。“大郡”指大城市,“争夸众景从”表示大家都在争相赞美城市的美丽风光。这句反映了大郡的城市特点和人们的自豪感。
第四句“秉烛意长春漏短”,描写聚会时的情景。“秉烛”指点着蜡烛,“意长”意为时间过得很慢。“漏短”指钟表走得快,意味着夜晚很快就过去了。这句反映了聚会时轻松愉悦的氛围以及时间的流逝。
第五句“离樽香淡别情浓”,表达别离时的情感。“离樽”指离别的酒樽,“香淡”意为香气淡薄,但离别的情感却很浓烈。这句反映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第六句“吟馀忽上西檐月”,描述了聚会结束后的场景。“吟馀”指吟诵完毕,“西檐月”指西墙上的月亮。这句表达了聚会结束后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第七句“忽上西檐月”,描绘了聚会结束后的情景。“西檐月”指西墙上的月亮,“忽上”表达了意外之感。这句表达了聚会结束后的意外之喜,同时也暗示了对聚会的怀念之情。第八句“相对愁听紫禁钟”,描写聚会结束后听到宫廷钟声的情景。“紫禁钟”指紫禁城的钟声,代表着皇帝的声音。这句表达了对于朝廷的敬畏以及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上元节的聚会情景以及聚会后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