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移尊傍石屏,客身修竹两亭亭。
诗悭并上酡颜赤,齿壮难留短鬓青。
豪论未须挥玉麈,渴心常欲系铜瓶。
感时更悯东郊雨,目送晴云入杳冥。

注释:

向晚移尊傍石屏,客身修竹两亭亭。

诗悭并上酡颜赤,齿壮难留短鬓青。

豪论未须挥玉麈,渴心常欲系铜瓶。

感时更悯东郊雨,目送晴云入杳冥。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在园亭中宴饮,观赏着修竹和晴空。他感叹自己年老体衰,齿发渐白,但豪情壮志仍不减当年。最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感慨,表达了他对国事的关注和担忧。

向晚移尊傍石屏,客身修竹两亭亭。
诗悭并上酡颜赤,齿壮难留短鬓青。
豪论未须挥玉麈,渴心常欲系铜瓶。
感时更悯东郊雨,目送晴云入杳冥。
注释:
向晚移樽靠近石屏,客人身姿修长的竹子两座亭台相依。
酒量不够喝红脸微醺,牙齿坚固难以让白发再青。
豪言壮语无须挥动玉麈(麈尾),口渴时常常想要系住铜瓶(用来提水的工具)。
感慨时光荏苒更怜悯东郊下雨,目光远送晴云消失在茫茫天际。
赏析:
首联“向晚移尊傍石屏,客身修竹两亭亭”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诗人在向晚时分,移开了酒杯,靠着石屏,欣赏着修长的竹子和两座亭台相依的景象。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也展现了他的高洁品质和闲适的生活态度。

颔联“诗悭并上酡颜赤,齿壮难留短鬓青”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他自比为“诗悭”,意味着他虽然有才华,但却难以尽情展现;而他的“齿壮”却难以留住那一头乌黑的长发。这既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也流露出他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颈联“豪论未须挥玉麈,渴心常欲系铜瓶”则是对前两联的总结和升华。诗人在这里提出了自己的豪言壮语——不必挥动玉麈来振奋精神,只需用铜瓶解渴就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这也暗示了他对于人生的态度,即要像铜瓶那样坚韧不屈,即使面对艰难困苦也要勇往直前。

尾联“感时更悯东郊雨,目送晴云入杳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看到东郊的雨,心中充满了感慨;而那晴空万里的景象,又让他不禁想起了过去的辉煌岁月。这既反映了诗人的时代感和忧国忧民之情,也展现了他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