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山上柏层层,寝殿巍然紫气腾。
神武尚占霜令肃,睿容如见日华升。
万年成法尊周典,一代兴王祖舜陵。
圣德有碑高百尺,虹光终夕照崚嶒。
【诗词】
谒孝陵恭赋
【译文】
蟠龙山上柏层层,寝殿巍然紫气腾。
神武尚占霜令肃,睿容如见日华升。
万年成法尊周典,一代兴王祖舜陵。
圣德有碑高百尺,虹光终夕照崚嶒。
【注释】
- 蟠龙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的一座名山。因山势蜿蜒盘旋如龙而得名。
- 柏层层:形容山中古柏参天,层层叠叠。
- 寝殿巍然:指孝陵(明太祖朱元璋与皇后马氏合葬之地,后被改为明孝陵)的寝殿雄伟壮丽。
- 紫气腾:形容帝王之气弥漫四方,此处指皇帝的威仪和威严。
- 霜令肃:形容皇帝的严正和威严。
- 睿容:睿智的面容或容貌。
- 日华升:形容皇帝如同太阳初升般光明照耀,充满智慧和力量。
- 周典:指《周礼》等古代文献,此处借指古代的制度和规范。
- 兴王:指建立王朝的君王,这里指的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 圣德:指皇帝的伟大德行或恩德。
- 碑高百尺:形容碑文高大,耸立于地,象征皇帝的伟大功绩和崇高地位。
- 虹光终夕照崚嶒:形容傍晚时分,天空中的彩虹之光映照在山巅,形成壮观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南京孝陵的古诗,通过对蟠龙山、寝殿、皇帝气质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孝陵的雄伟壮观和皇帝的威严形象。诗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使得诗歌语言富有韵律感和画面感。同时,诗人通过对皇帝的描绘,也表达了对皇帝的崇敬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表达敬仰之情和赞美之词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