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诵停云忆故人,江湖何幸接风神。
论文自托平生契,看竹如偿未了因。
野菜旋挑供午饷,山醅初熟称时巡。
咏歌不减风雩意,坐听征轺走旱尘。
注释:
每诵停云忆故人,江湖何幸接风神。
译文:每当我朗诵《停云篇》,就会想起故人,真幸运能在江湖中与您相遇并交流风神(风采)的志向。
论文自托平生契,看竹如偿未了因。
译文:论文时自许有才华,就像欣赏竹子一样,总感觉自己的才情尚未完全展现(没有结束)。
野菜旋挑供午饷,山醅初熟称时巡。
译文:午餐时我会挑选一些野菜,用山里的米酒来犒劳自己,感觉这样更符合时令。
咏歌不减风雩意,坐听征轺走旱尘。
译文:我吟诵诗歌时,心情如同参加祈雨仪式一般,静静坐着等待朝廷使者的马车从干渴的土地上驶过(去赈灾)。
赏析:
这是一组六首诗,每首四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第一首诗,“每诵停云忆故人,江湖何幸接风神。”表达了作者在诵读《停云篇》时,思念起故人,感到幸运能在江湖之中与对方交流风神的志向。这里的“故人”可能指的是作者的朋友或者知己,而“江湖”则是指广阔的水域和陆地,象征着人生的旅程。
第二首诗,“论文自托平生契,看竹如偿未了因。”表示作者在谈论学问时,自认为有才华,就像欣赏竹子一样,总感觉自己的才情尚未完全展现。这里的“论文”可能指的是讨论学术问题或者写作文章,而“看竹”则是一种欣赏自然美景的行为。
第三首诗,“野菜旋挑供午饷,山醅初熟称时巡。”描绘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生活,中午时分会挑一些野菜作为午餐的食材,用山里的米酒来犒劳自己。这里的“野菜”和“山醅”都是当地的特产,而“时巡”则是指按时进行的活动。
第四首诗,“咏歌不减风雩意,坐听征轺走旱尘。”表达了作者在吟诵诗歌时,心情如同参加祈雨仪式一般,静静坐着等待朝廷使者的马车从干渴的土地上驶过(去赈灾)。这里的“咏歌”可能指的是吟诵诗歌,而“风雩”则是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
这组诗通过描写作者的生活琐事、友情回忆以及自然美景,展现了他深厚的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希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