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已罢新开府,千载谁思旧使君。
只有云岚桥下路,行人能指越公坟。
云岚山汪王墓
六州已罢新开府,千载谁思旧使君。
只有云岚桥下路,行人能指越公坟。
译文:
经过六州的治理之后,新设立的府城已经建立。然而,千年之后又有谁能够思念起那位曾经的使君?只有那座位于云岚桥下的小路,人们还能指引着越公的坟墓。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程敏政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汪华的缅怀和敬仰。
“六州已罢新开府”,意味着经过治理,新设立的府城已经建立。这里的“六州”可能指的是当时的政治或行政区域,而“新开府”则表示这个新的行政区划已经建立并开始运作。这一描述体现了作者对于新秩序的期待和赞赏。
“千载谁思旧使君”,表达了对于历史人物汪华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千载”表达了时间的长久,暗示着汪华的影响力和地位跨越了千年。而“思旧使君”则表明了人们对这位古代使君的思念之情,可能是因为他的政绩、才能或品德而被后人所铭记。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个人的敬仰,更是对那个时代的怀念。
“只有云岚桥下路,行人能指越公坟”。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传承。其中,“只有云岚桥下路”可能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地点——云岚桥下的小路,这个地方可能见证了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延续。而“行人能指越公坟”则表达了当地人对越国公坟墓的了解和熟悉程度。这种了解不仅仅是地理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和传承的体现。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汪华的怀念之情,展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力量,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