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茅堂昼掩关,瀼西风物称投闲。
当时岸帻黄花里,应读移文笑北山。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翻译,以及必要的注释:
杨叔瓛地官挽歌六章
寂寂茅堂昼掩关,瀼西风物称投闲。
当时岸帻黄花里,应读移文笑北山。
译文:
寂静的茅屋白天紧闭门户,瀼西风物与我的闲适相称。
当年我在岸边梳理着花白的头发,应该读起那篇移文嘲笑北山。
注释:
- 杨叔瓛:明代文学家。
- 地官:古代官职名,这里指地方官员。
- 茅堂:简陋的房屋。
- 瀼西:地名,这里指瀼西的风物。
- 岸帻:整理头发,此处指梳理花白的头发。
- 黄花香:黄花,一种草本植物,此处泛指菊花。
- 北山:《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被流放后,曾作《离骚》,其末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后人遂因称迁谪之地为“北山”。
- 移文:即移文先生。唐代韦应物曾为江州司马(今江西九江),后任苏州刺史。他在任所修葺故居,作《游苏州南园诗》,其中有“移文旧巢穴”之句。后世遂以“移文”代称故居。
- 笑北山:嘲笑那些被贬至北方边远地区的官员或诗人。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叔瓛对一位地方官员去世的哀悼之作。首两句描绘了这位官员简朴的生活环境和他的闲适生活态度。第三句回忆了官员在官场上的风采,第四句则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怀念。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描绘官员的日常生活和性格特点,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工作的投入。同时,通过对官员的赞美和怀念,也表达了对官场中一些不公现象的不满和对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