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敌能分北顾忧,齐纨何似掌中筹。
一挥听取清风起,散作边城六月秋。

这首诗的原文是:

便面题寄秦恭参将,一挥听取清风起,散作边城六月秋。

译文:

我当面写信给你,让你在战场上能够从容地应对敌人的进攻。我会用我的指挥棒指挥你,让你的部队像清风一样迅速行动,将敌人赶出边关,让六月的秋风席卷敌营。

注释:

  1. 便面题寄秦恭参将:便面指的是便条或者私信,这里指的是给秦恭参将写一封信。秦恭参将是一位勇猛的将领,他的勇敢和智慧为朝廷所赞赏。信中表达了作者对秦恭参将的敬佩之情,以及对他的军事才能的期望。
  2. 却敌能分北顾忧:却敌指的是抵御敌人,北顾忧指的是北方的忧虑,这里的担忧是指对战争的担忧。作者认为秦恭参将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能够在战场上从容应对敌人的进攻,化解北方的忧虑。
  3. 齐纨何似掌中筹:齐纨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丝织品,通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掌中筹指的是指挥作战用的兵书或策略,这里指的是秦恭参将的军事策略和指挥能力。作者通过比较齐纨和掌中筹来表达对秦恭参将军事才能的赞美。
  4. 一挥听取清风起,散作边城六月秋:一挥指的是挥手指挥军队,听取清风起指的是听到风声传来的命令,散作边城六月秋指的是命令下达后,敌军被迅速击退,边城的秋天也随之来临。这里的“清风起”象征着秦恭参将对战事的判断和决策,而“散作边城六月秋”则象征着胜利的喜悦和边疆的繁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篇,诗人以书信的形式向一位勇猛的将领表达了自己的敬佩和期望。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以及对英雄豪杰的赞美。通过对秦恭参将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英勇善战、保家卫国的英雄形象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清风起”和“散作边城六月秋”等意象,也传达出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让人感受到战争胜利的喜悦和边疆的安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远,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