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纪元岁,笃生两大儒。
道寄千载心,孰能味其腴。
吾宗有贤者,家在清溪隅。
力学厌口耳,铭言揭斋居。
如彼药石功,养兹山泽臞。
坐令膏馥间,一日沾赢馀。
森森好学论,烱烱定性书。
愿言终子身,续食留新畬。
【注释】:
- 明道纪元岁:明道元年,即公元1056年。
- 笃生两大儒:指孔子和孟子两位伟大的儒家思想家。
- 道寄千载心:指儒学之道流传千年。
- 孰能味其腴:意思是谁能品味其中的精华。
- 吾宗有贤者:我家中有贤人。
- 家在清溪隅:我的家族居住在清溪的一角。
- 力学厌口耳:勤奋学习,厌倦了仅仅听别人讲说而不去亲自实践。
- 如彼药石功:就像药石的功效。
- 养兹山泽臞:养育着这山林中的瘦弱者。
- 坐令膏馥间:使香气弥漫在周围。
- 一日沾赢余:一天中得到了益处。
- 森森好学论:形容学问丰富,像森林一般。
- 烱烱定性书:形容读书非常刻苦认真。
- 愿言终子身:希望你能够终身坚持学习。
【赏析】:
这首诗是宗侄节之为味道所作,表达了对味道的敬仰之情。首句“明道纪元岁”,点明了时间背景;次句“笃生两大儒”,赞美孔子和孟子这两位伟大的儒家思想家;第三句“道寄千载心”,指出儒学之道流传千年;第四句“孰能味其腴”,意味着谁能品味其中的精华;第五句“吾宗有贤者”,表明家族中有贤人;第六句“家在清溪隅”,说明家族居住在清溪的一角;第七句“力学厌口耳”,强调勤奋学习,厌恶只听别人说而不亲自实践;第八句“如彼药石功”,比喻药石的功效;第九句“养兹山泽臞”,表示养育着这山林中的瘦弱者;第十句“坐令膏馥间”,指香气弥漫在周围;第十一句“一日沾赢余”,一天中得到了益处;第十二句“森森好学论”,形容学问丰富,像森林一样;第十三句“烱烱定性书”,形容读书非常刻苦认真;第十四句“愿言终子身”,希望你能够终身坚持学习。整首诗充满了对味道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儒家学说的热爱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