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风发时海寇去,相见要令怀抱开。
乍喜岂论生理事,空言独叹济时才。
桐花金井莺声过,月色凉台凤吹回。
不得清吟会诸老,履痕犹在竹间苔。

【解析】

本诗首联,诗人在玉山与老友重聚。颔联承上启下,点明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原因:正是梅风发时海寇离去,所以才得与故人相见;诗人要令怀抱开,意即要打开胸怀,抒发胸臆。颈联,写诗人与故人的相聚情景:乍喜岂论生理事,空言独叹济时才,桐花金井莺声过,月色凉台凤吹回。尾联,诗人感慨自己不能与故人同吟同咏,只能留下竹间履痕。

【答案】

译文:

初夏五月我来到玉山,见到我的老朋友。久别重逢,心情无比喜悦,要敞开自己的胸怀。刚刚见面的喜悦,难道是说我们之间有什么私利吗?只是叹息我们都是怀有济世的才能的人,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桐花飘落,黄鹂啼叫,金井边的梧桐树上落英缤纷,月色清冷,凉台之上凤凰展翅高飞。可是,我不能与你们一起欣赏这些美景,只能独自在竹间的苔藓上留有足迹。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初夏时节游览玉山,与故人相会的情景。首联“梅风发时海寇去,相见要令怀抱开”,诗人用“梅风”和“海寇”两个关键词,写出了当时海上的形势:正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海上的敌人就逃走了,所以才能与朋友相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之情。颔联“乍喜岂论生理事,空言独叹济时才”,诗人在玉山与老友重聚。面对旧友,诗人自然喜出望外,但是诗人并不因为与好友久别重逢而沾沾自喜,相反他更关心国家的安危:“岂论生理事”“空言独叹济时才”,诗人担心国家大事,希望朋友们都为国家着想,为国家排忧解难。颈联“桐花金井莺声过,月色凉台凤吹回”,写诗人与故人的相聚情景。诗人看到故人在玉山游玩,十分高兴,于是便要打开自己的胸怀与故人们畅所欲言,抒发胸臆。颈联描绘的是诗人和朋友在玉山的游赏情景。颔联写诗人对故人们相聚的喜悦心情,颈联则写诗人与故人的游赏情景。尾联“不得清吟会诸老”,诗人感慨自己不能与故人同吟同咏,只能独自在竹间的苔藓上留有足迹。尾联写诗人与故人们的离别之情。

这首《漫兴》写得十分含蓄,诗人不直接描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通过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首联写海寇被赶走以后,诗人与老朋友在玉山重聚的心情。颔联从侧面表现这种心情:诗人与老朋友相聚是因为海寇已经被赶走,所以诗人才会感到高兴。颈联则写他们相聚之后的情景。尾联写与故人分别的情景。全诗没有一句直抒胸臆的句子,但是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