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响秋江回雁声,雨霜红叶泪山城。
年来汉网人难侠,老去商歌客易惊。
贝锦动迎中使语,衣冠谁送御囚行。
长平坂狱冲星起,可是张华气不平?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哀响秋声 - 描述秋天的江水回荡着雁的叫声,传达出一种悲怆的气氛。
- 雨霜红叶泪山城 - 形容秋天山上的树叶在雨和霜的洗礼下显得格外红,仿佛泪水一般,而这样的景色让整个城市都充满了忧伤。
- 汉网人难侠 - 这里的“汉网”可能是指汉朝的政治网络或社会网络,而“人难侠”意味着在这个环境中,人们难以保持英雄本色,即难以成为真正的侠客。
- 老去商歌客易惊 - 随着年岁增长,商人的歌声不再那么响亮,他们更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影响,从而变得多疑和脆弱。
- 贝锦动迎中使语 - 这里用“贝锦”比喻贵重的丝织品,而“中使”指的是宫中使者,意味着这些丝织品受到了皇家的关注和重视。
- 衣冠谁送御囚行 - “衣冠”指穿戴整齐的人,“御囚行”则可能是指皇家的囚犯。这里的疑问句表达了对那些因政治原因被囚禁的人们命运的关切。
- 长平坂狱冲星起 -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而“星起”可能指的是战争的影响使得天空中的星星都黯然失色。
- 张华气不平 - 最后一句可能是在引用历史上的人物张华(字华),他以正直著称,而“气不平”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正义感的坚持和对不公现象的不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色来表达诗人对当前社会的感慨和忧虑。首句“哀响秋声”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接着通过“雨霜红叶泪山城”展现了一幅充满哀愁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沉重。
中间四句则从个人角度出发,诗人感叹于自己身处的时代背景下,很难保持原有的侠义精神。“老去商歌客易惊”体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商人的歌声不再响亮,他们的心境也因此变得多疑和脆弱。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政治事件的批判,通过“贝锦动迎中使语”,“衣冠谁送御囚行”反映了当时宫廷中的某些事件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而“长平坂狱冲星起”则可能是对某次历史事件的隐喻,暗示了战争的影响深远。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情感的抒发,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张华来表明自己的正义立场,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不公正现象的不满和愤懑。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