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载之前禾川去,六载之后禾川归。记得扁舟江上来,士民相聚牵征衣。
长沙一去何时返,相顾不禁泪自挥。赠之骊歌饮我酒,如斯高谊古今稀。
恭际圣时得归期,故人道旁迎嬉嬉。笑我不殊麋鹿性,依然还怡丘壑姿。
去时正值桃花放,归来亦在初春时。重指桃花固堪喜,忆昔艰危益可悲。
拟共山中结岁盟,只因新命自丹墀。箧中短剑难分赠,聊写长歌慰相知。
借问何以慰相知,重此江门千古身。重此堂堂千古人,廊庙江湖俱有事,神交切莫负青春。

归禾川,即归乡。酬,报答。诸同志,诸位同僚。歌,《诗经》中的《大雅·文王》,是周文王所作,歌颂文王功德的诗歌。

译文:

六年前我离开家乡禾川,六年后我又回到了家乡禾川。记得当年扁舟江上,士民们聚集在一起送行,拉着我们的衣角不舍。

长沙一别何时能回来?看着他们不禁泪流满面。你赠我骊歌,我饮你的美酒,这样的高情自古难得一见。

恭逢圣明之世得以回归故乡,故人道旁欢聚迎接嬉戏嬉戏。笑我说我不似麋鹿般自由自在,依然保持着山野人的情趣和姿态。

去时正值桃花盛开,归来也恰逢初春时节。重指桃花固然值得欢喜,但想起过去艰难危险的处境就更加可悲了。

想与山中的朋友一起结岁盟,只因新命从宫廷而来。剑匣中的短剑难以赠送友人,只能写长歌以慰知心好友。

借问何以慰知己,重此江门千古身。重此堂堂千古人,朝廷内外都有事务,神交切莫辜负青春。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四载(755)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写的。当时他怀着“致君尧舜付公等”的愿望来到长安,不久因“三难”而离开了长安。这首诗就是他在离开长安后写的。诗的前四句是说,六年前自己离开家乡禾川,六年后又回到家乡禾川。这中间的经历很不容易,因此有感于“六载之后禾川归”一句。接着写自己离开长安时的感慨:“长沙一去何时返?相顾不禁泪自挥”,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自己前途渺茫的无奈之情。

接下来两句是说自己离开时的情景:“赠之骊歌饮我酒,如斯高谊古今稀。”意思是说,朋友赠给我骊歌让我饮酒,这样深厚的情谊在古今之中也是很少见的。

第三联“恭际圣时得归期,故人道旁迎嬉嬉”,意思是说,有幸遇上圣明的时代得以回归故乡,老朋友在路上迎接嬉嬉。这里用一个“喜”字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第四联“笑我不殊麋鹿性,依然还怡丘壑姿”,意思是说我虽然不像麋鹿那样自由自在,但还是保持着山野人的情趣和姿态。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乐观态度,也表现了他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联都是写自己对故土的感情。其中第六句“去时正值桃花放,归来亦在初春时”意思是说,去时正当桃花盛开,归来也恰逢初春时节。这里用一个“喜”字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欣喜之情。第七句“重指桃花固堪喜,忆昔艰危益可悲”,意思是说,重赏桃花固然值得欢喜,但想起过去艰难危险的处境就更加可悲了。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前途的忧虑,也表现了他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总结,“拟共山中结岁盟,只因新命自丹墀”,意思是说,想与山上的朋友一起结岁盟,只因新命令从宫廷而来。这里的“丹墀”是指皇帝所在的殿堂,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要为朝廷效力而不得不离开山中的朋友。

这首诗通过回忆自己在故乡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担忧。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性格和对于友情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