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生,江月起,青帘白舫江风驶。江头老翁披短蓑,独泛江心羡鱼美。
大张一网罗群鱼,群鱼涌出清江里。勇者伤于钩,贪者伤于饵。
起者如浮瓜,落者如沉李。散者如疏星,合者如聚蚁。
蜷者如弱弓,掷者如强矢。入者困而怒,出者跃而喜。
动者舞惊涛,静者潜芳芷。大者三尺五尺长,小者七寸八寸止。
老翁一纵仍一擒,网大鱼多莫之纪。须臾卷尽千顷波,势及冯夷也披靡。
我闻董生尝有言,羡治羡鱼同一理。今开此卷披此图,乃知此工真画史。
【注释】
江水生,江月起,青帘白舫江风驶。:江水流动,江月升起,青白的船帆在江风中飘扬。
江头老翁披短蓑,独泛江心羡鱼美:江头的老翁穿着短蓑衣,独自在江心划船,羡慕鱼儿的美味。
大张一网罗群鱼,群鱼涌出清江里。勇者伤于钩,贪者伤于饵。:大张一张渔网,群鱼纷纷涌出清江里。勇敢的人被鱼钩所伤,贪婪的人被鱼饵所伤。
起者如浮瓜,落者如沉李;散者如疏星,合者如聚蚁。:起的如同漂浮在水中的瓜,落下的如同沉入水中的李;散开的是如同稀疏的星星,聚集的是如同众多的蚂蚁。
蜷者如弱弓,掷者如强矢:蜷缩的如同弯曲的弓,投掷的如同强劲的箭。
入者困而怒,出者跃而喜:被网捕获的是困于网中的鱼,挣脱的则欢快异常。
动者舞惊涛,静者潜芳芷:活跃的是舞动的波浪,静默的则是芳香的芷草。
大者三尺五尺长,小者七寸八寸止。:大的有三尺五尺长,小的只有七寸八寸长。
老翁一纵仍一擒,网大鱼多莫之纪:老翁一纵一擒之间就能捕到许多大鱼,捕鱼的数量之多让人无法计数。
须臾卷尽千顷波,势及冯夷也披靡:一会儿就将千顷波涛全部卷走,其势头强大到了足以令神祇冯夷都感到恐惧并屈服的地步。
我闻董生尝有言,羡治羡鱼同一理:我听说董仲舒曾说“治理国家就像捕鱼一样”,羡慕治国和捕鱼的道理是一样的。
今开此卷披此图,乃知此工真画史:现在翻开这幅画卷观看这个图谱,才知道这位画家真是一位绘画大师。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渔民捕鱼情景的古诗。诗中通过生动的形象描写了渔人捕鱼时的情态、动作和心情的变化。诗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刻画了各种不同状态的鱼和渔人的各种动作,表现了诗人对渔民生活的喜爱之情。
全诗共四段,前三段写鱼,最后一段写人。前三段中,每段都是用一个动词或名词作为开头。第一段写江水生,江月起,第二段写青帘白舫江风驶,第三段写江头老翁披短蓑独泛江心羡鱼美。第四段写大张一网罗群鱼,群鱼涌出清江里,接着写勇者伤于钩,贪者伤于饵,接着写起者如浮瓜 落者如沉李 散者如疏星合者如聚蚁 蜷者如弱弓掷者如强矢入者困而怒出者跃而喜,然后写动者舞惊涛静者潜芳芷,最后写大者三尺五尺长,小者七寸八寸止。
诗的前两段写江中鱼的动态,后两段写人的动作,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富有情趣。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形容词,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例如,将鱼比作瓜果、星辰、弱弓、强矢等,形象地描绘出了鱼的形态特征。同时,诗人还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鱼以人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这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诗人通过对渔民捕鱼时的情景进行细致的刻画,表达了对渔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此外,诗人还善于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主题思想,使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