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风烟揽辔论,百城守长拜行轩。
朅从绣斧临吴甸,几为闾阎叩帝阍。
挟笔千秋高雪调,熬波万灶矗云屯。
鱼盐岂有藏名者,莫以于旄访席门。

【注释】

酬:酬答、应和。胡小山:胡松,字小山,号东园,福建建瓯人。明成化进士,官至太常卿,有《东园集》。盐台:盐场。江海风烟揽辔论,百城守长拜行轩:揽辔,即“执辔”,执马鞭以驾驭马匹,比喻掌握政权或主持事务。执辔论,是说执掌权柄,发表议论。百城守长,指地方官吏。拜行轩,是指地方官员的轿子前面有行头(即车前的小篷),表示地位高。

朅从绣斧临吴甸,几为闾阎叩帝阍:朅,同“怯”,敢;吴,古地名,在今江苏苏州附近。绣斧,用彩绘装饰的斧头。临吴甸,指亲临吴州一带地区。闾阎,指里巷。叩帝阍,指上朝见皇帝。闾阎叩帝阍,是说到朝廷去谒见皇帝。

挟笔千秋高雪调,熬波万灶矗云屯:挟笔,指写文章。高雪调,指文辞高洁如雪。熬波,形容水势浩大。万灶,指无数炊烟冲天而起。矗云屯,形容炊烟像云一样密集。

鱼盐岂有藏名者,莫以于旄访席门:鱼盐,指商人。藏名者,指隐藏自己真实姓名的人。于旄,指旌节。于,介词(在)。旄,古代用牦牛尾毛作标志的旗子。访席门,指投靠权贵,做门客。

【赏析】

此诗是胡松酬胡小山所作。胡松是福建建瓯人,曾任太常寺卿。胡小山是明朝成化年间进士,曾任太常寺卿,后升任南京礼部尚书,不久去世。胡松在这首诗中对胡小山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赞扬他为官清廉、为民着想、不畏强权的精神。

诗的首句“江海风烟揽辔论”意思是说,胡小山就像江海中的船只那样,能够把握住时代的风云变幻,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里的“揽辔”比喻掌权执政,“论”指议论国家大事。次句“百城守长拜行轩”指的是地方官员们纷纷前来参拜胡小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胡小山不仅善于把握时代的风云变幻,而且善于治理国家,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第三句“朅从绣斧临吴甸”中的“朅”,同“怯”,意为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胡小山敢于亲自来到吴州一带地区进行治理,而不是依赖别人的力量来解决问题。第四句“几为阊阎叩帝阍”中的“闾阎”指的是平民百姓,而“叩帝阍”则是指求见皇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胡小山敢于深入民间了解民情,不怕得罪达官贵人而直接向皇帝上书奏章。

第五句“挟笔千秋高雪调”中的“挟笔”指的是执笔写作,“高雪调”则是指文辞高洁如雪。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胡小山的文章写得非常高明,如同雪一样纯洁无瑕。第六句“熬波万灶矗云屯”中的“熬波”指的是水势浩大的样子,而“矗云屯”则是形容炊烟冲天而起的景象。这两句话的意思分别是说,胡小山的治河工作非常成功,能够让成千上万的居民安居乐业。

最后一句“鱼盐岂有藏名者,莫以于旄访席门”中的“鱼盐”指的是商人,而“藏名者”则是指隐藏自己真实姓名的人。这句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