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理蚕田,幽居此最先。
莺啼江树杪,月抱野亭偏。
社肉分邻叟,园丁了税钱。
儿欢裒腊蚁,客过并溪船。
出郭
走出城外去理蚕田,隐居在此处最合适。
莺啼声中树梢上,月亮高挂野亭旁。
邻居们分社肉,园丁领到税钱来。
孩子们欢聚着吃腊鱼,客人来到溪边船。
译文:
走出城外去管理蚕田,隐居在这里最合适。
春日里黄莺在江边的树枝上啼鸣,月光映照在郊外的亭子上显得格外明亮。
与邻里分享食物是习俗,园丁领取了应得的税钱。
孩子们聚集在一起品尝美味的腊鱼,客人们一起乘船经过小溪。
注释:
出郭:走出城郊。郭:城郭、城墙。
理:治理、管理。蚕田:养桑蚕的田地。
幽居:幽静的居住地。
莺啼:黄莺在树上或草丛间啼叫。
江树杪:江边树木的顶端。杪:树梢。
月抱野亭偏:月光照耀着野外的亭子。偏:特别、独有。
社肉:祭祀土地神的肉食。社:祭祀。
邻叟:附近的老人。
园丁:种菜的人,这里泛指园艺工作者。
腊蚁:用腊制的小鱼。
儿欢裒(pou同“抠”):孩子们争抢着吃。
偦(guō 古):小舟。
赏析:
本诗是一首田园诗。作者描写了自己在乡间的生活情景。前两句写自己离开城市,来到乡村,管理蚕田,过着田园生活。后四句则描绘了自己和邻居们一起分享食物,享受天伦之乐;以及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吃着美食,客人也来到小溪边搭船游览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实真挚,富有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