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岩穷胜览,举首近晴空。
城郭斜阳外,村墟断霭中。
野水连云白,残霞映树红。
东南天更远,极目没冥鸿。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登辟支岩追次柯竹严先生韵二首”是这首诗的标题,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在这首诗中追和了严先生的韵,表现了自己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

“层岩穷胜览,举首近晴空。”这两句写登上山岩,远眺周围景色。层岩,指层层叠叠的岩石。这句说,登高远望,只见岩石重叠,景色壮美,令人心旷神怡。

“城郭斜阳外,村墟断霭中。”此联紧承上句,进一步描绘山中景色。城郭,指城池、城堡。这句说,夕阳斜射在远处的城墙上;村庄被薄雾遮掩着,若隐若现。

“野水连云白,残霞映树红。”此联描写野水与残阳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野水,指野外的水。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野水中流淌着白色的水波,天空中还残留着红色的彩霞。

“东南天更远,极目没冥鸿。”此联抒发诗人的情怀。东南,指南方。冥鸿,指大雁。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东南的天空显得更遥远,我放眼远眺,只见大雁飞向远方消失在天际之中。

【答案】

示例:

登辟支岩追次柯竹严先生韵二首

(唐)白居易

层岩穷胜览,举首近晴空。

城郭斜阳外,村墟断霭中。

野水连云白,残霞映树红。

东南天更远,极目没冥鸿。

译文:

登上高山岩,尽享大自然的美景;抬头看,晴空万里,白云朵朵。远处,夕阳斜照在城郭之上,而村墟却笼罩在薄雾之中,时隐时现。山下的溪水如雪带一样洁白,树上的树叶在晚霞的映衬下呈现出艳丽的红色。抬头远眺南方的天空更加开阔,而我却只能远远望着南飞的大雁消失在天际。

赏析:

本篇作于元和四年(809),当时诗人任江州司马。诗人游览辟支岩,登山观景,感慨颇多。诗人以清新的笔调,绘声绘色地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图画。诗中写景有层次:先写远景的层峦叠嶂;再写近景中的城郭、村庄;然后写山涧的溪流、山上的树木;最后写天空的辽阔与飞鸟的远逝。诗人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加以描绘,如山石层层叠叠、层层向上,山峰高耸入云、直插云端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同时,诗人又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赋予景物以人的情态,使它们富有生气。此外,诗人还善于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思想。例如,山石层叠、高耸入云与山脚的小村落形成鲜明对比;山中溪流潺潺、树木葱郁,与山外广阔的天地形成对比;山外日落黄昏与山内旭日东升形成对比等。这些对比手法不仅丰富了景物的内涵,而且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