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清尊岂偶逢,十年同听禁垣钟。
豪谈发处风生席,白战酣时月映松。
应务羡君才独裕,济时愧我术偏庸。
人生适意应为福,底用凌烟阁上封。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同僚洪宪副的,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赞美和对自己才能缺乏的遗憾。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翻译:
红烛清尊岂偶逢(红烛清尊):形容宴会上的烛光明亮,酒杯清澈,气氛优雅。红烛和清尊都是中国古代宴会上常用的装饰品,象征着豪华和喜庆。
十年同听禁垣钟(十年同听禁垣钟):指十年来一直在皇宫内聆听钟声,这里可能是指与朋友一起度过的时光。禁垣是皇宫的围墙,钟声代表着皇帝的权威和统治。
豪谈发处风生席(豪谈发处):指在宴会上畅谈时,话语充满激情和力量。
白战酣时月映松(白战酣时):形容战斗激烈,气氛紧张。
应务羡君才独裕(应务羡君才独裕):意思是在各种事务中,羡慕你的才能足够丰富。
济时愧我术偏庸(济时愧我术偏庸):表示自己在某些方面能力不足,无法帮助国家治理。
人生适意应为福(人生适意应为福):强调人生最重要的是享受当下,满足自己的需求就是幸福。
底用凌烟阁上封(底用凌烟阁上封):意思是不需要像古代的功臣那样在凌烟阁上被封赏,而是应该追求个人的幸福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宴会上的场景和表达对朋友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骄傲和自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不满和对人生的反思。诗人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功名利禄,而是能够享受生活、满足自己的需求。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前卫和具有前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