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中烟树是宜阳,抚景尘劳觉暂忘。
远郭诸山圆箘列,倚天群岫翠屏张。
颇闻儒术惭邹鲁,却喜民风似魏唐。
太守词林旧文雅,行看弦诵蔼宫墙。
这首诗是袁州道中的二首,作者通过描绘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第一句“望中烟树是宜阳”,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远处眺望,只见烟雾袅袅,树木郁郁葱葱,仿佛是宜阳的美景。这里的“烟树”指的是宜阳的山川风景,而“宜阳”则是袁州的别称。
第二句“抚景尘劳觉暂忘”,表达了作者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和忙碌。这里的“抚景”指的是观赏景色,而“尘劳”则是指世俗的烦恼和忙碌。
第三句“远郭诸山圆箘列”,进一步描绘了袁州周围的山峦。这里的“箘”是一种古代的乐器,而“列”则是指排列整齐。作者用“圆箘列”来形容山峦的形状,使得整个景色更加生动形象。
第四句“倚天群岫翠屏张”,进一步描绘了袁州周围山峦的壮丽景色。这里的“群岫”是指连绵起伏的山峰,而“翠屏”则是指绿色的屏障。作者用“倚天”来形容山峦高耸入云,而“翠屏张”则是指绿色的屏障张开的样子。
第五句“颇闻儒术惭邹鲁”,表达了作者对儒家学说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儒术”是指儒家学说,而“邹鲁”则是指古代的邹国和鲁国,这两个国家都被认为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作者用“颇闻”表示自己对这些知识有一定了解,而“惭邹鲁”则表达了自己对儒家学说的敬仰之情。
第六句“却喜民风似魏唐”,表达了作者对当地人民风俗的喜爱之情。这里的“民风”是指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而“魏唐”则分别是魏朝和唐朝,这两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都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作者用“却喜”表示自己对这些风俗感到满意,而“民风似魏唐”则表达了自己对这些风俗的喜爱之情。
最后两句“太守词林旧文雅,行看弦诵蔼宫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来在袁州任职的期待和信心。这里的“词林”是指文学的领域,而“行看弦诵蔼宫墙”则是指希望自己在任职后能够创作出优美的诗词,让这些诗词在宫墙之内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