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依稀似幔亭,悬崖峭壁绝丹青。
请看石窦函遗蜕,可是神仙尚有灵。
华表不闻归白鹤,道人空自诵黄庭。
山禽似喜游人至,树底和鸣亦可听。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黄庭坚,他是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这首诗描绘了游仙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神仙的向往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译文:
风景依稀似幔亭,悬崖峭壁绝丹青。
请看石窦函遗蜕,可是神仙尚有灵。
华表不闻归白鹤,道人空自诵黄庭。
山禽似喜游人至,树底和鸣亦可听。
注释:
- 风景依稀似幔亭 - 形容游仙岩的风景朦胧如梦,宛如幔亭中的景色一般。
- 悬崖峭壁绝丹青 - 描述崖壁上的峭壁险峻,色彩斑斓的美景难以用笔墨描绘。
- 请看石窦函遗蜕 - 指洞中隐藏着仙人的遗迹或者遗留下来的骸骨。
- 可是神仙尚有灵 - 暗示即使仙人已经不在,他们的精神仍然存在于这个世界。
- 华表不闻归白鹤 - 比喻仙人已经离去,不再有返回人间的征兆或迹象。
- 道人空自诵黄庭 - 描述道士们只能独自诵读《黄庭经》,而无法找到仙人的踪迹。
- 山禽似喜游人至 - 山中的鸟类似乎很高兴看到游客的到来。
- 树底和鸣亦可听 - 在树林深处,鸟鸣声此起彼伏,听起来也很悦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对游仙岩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也在诗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他对生命、自然和仙人世界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