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十载走金陵,偶共寻幽适性灵。
山色自应千古在,人生能得几回经。
苍松栖鹤看尤好,碧涧潜蛟饮觉腥。
一段风烟堪入画,谁言蓬岛隔穷溟。

【注释】红尘:指人世间的世俗红尘。金陵:古时称南京为金陵,即现在的南京市。偶:偶然。山色自应千古在:青山绿水永远存在。人生能得几回经:人生能有几个经历呢?苍松、栖鹤、潜蛟:都是指自然景象。风烟:指景色。蓬岛: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岛屿。隔穷溟:隔着辽阔的海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钟山时的感怀之作。诗中抒发了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诗人以“游钟山和同寅潘应昌韵”为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他看到钟山下的山峦叠嶂、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不禁想起了古人所描绘的仙境。诗人认为,这些美丽的景色就像一幅幅画卷,让人陶醉其中。而那些被世人所忽视的贫瘠之地,却有着别样的美。这种独特的审美观使诗人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首联“红尘十载走金陵,偶共寻幽适性灵。”描述了十年来在金陵(今南京)的生活,虽然身处喧嚣的红尘之中,但偶然间找到了一处幽静的地方,让自己的性情得以舒展。这里的“偶共”表示一种偶然性的发现。

颔联“山色自应千古在,人生能得几回经。”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感慨。他认为山色永恒不变,就像历史一样悠久;而人类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要珍惜每一次经历。这里的“山色”指的是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千古”则表示历史的长河。

颈联“苍松栖鹤看尤好,碧涧潜蛟饮觉腥。”描绘了作者所见的自然景象:苍劲的松树与栖息的鹤共同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清澈的溪流里潜藏着一条龙,它在水中游动时带着一股腥味。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大自然中不同生物的生存方式和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敬畏之情。

尾联“一段风烟堪入画,谁言蓬岛隔穷溟。”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赞美之情。他认为那些能够进入画中的风光片段是最美的,因为它们可以被人们永久地保存下来。同时,他也指出那些被人们认为是仙境的地方实际上是离我们很远的一个概念。这里的“风烟”指的是自然风光,而“画”则是指艺术作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艺术创作的赞美之情。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