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千百尺倚层霄,风景无端入望遥。
岛屿势从沧海断,楼台影落碧波摇。
青山绕寺自千载,芳草缘城锁六朝。
吊古伤心吟未就,疏钟残照送归潮。

【注释】

甘露寺多景楼:在今南京市建康路北侧。唐乾宁二年(895)为南唐升元元年,此楼曾建于此。

阑千百尺倚层霄:阑千尺,即千尺阑。阑者,高楼之屋檐;千尺,形容其高耸入云。倚,靠着。层霄,层层的蓝天。

风景无端入望遥:风景,指自然景观;无端,无法预料;登高远望,景色遥远,难以看清。

岛屿势从沧海断,楼台影落碧波摇:岛屿,指山中的岛礁;沧海,大海;断,分离;楼台,指多景楼上的亭台楼阁;碧波,指绿色的波浪。

青山绕寺自千载,芳草缘城锁六朝:青山,指山中的树木;寺,指寺庙;自千载,指历经了很长时间;缘,沿……而;城,指南京城;锁六朝,指被围困或封锁了六个朝代;六朝,指南北朝的梁、陈、南齐、南魏、东魏和西魏,这里泛指南京古时的历史。

吊古伤心吟未就,疏钟残照送归潮:吊古,因古迹而伤怀;吟,吟诵;就,完成;送归潮,指送走归去的夕阳;残照,指夕阳;归潮,指傍晚的涨潮。

【赏析】

《登甘露寺多景楼》是南唐中主李璟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登上甘露寺多景楼后所见的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感慨。全诗写景抒情并举,意境优美,语言精炼,富有感染力。

首联“阑千百尺倚层霄,风景无端入望遥。”描写的是甘露寺多景楼高达数百尺,它依着层层的蓝天矗立在云端之上。登上这样的高塔远眺,风景无限遥远,似乎无法看尽。这一句中“阑”是高楼的意思,“千百尺”是夸张的说法,形容这座楼非常高大。“倚层霄”,指站在高处,倚靠着天空。“无端”,无法预料。“风景遥”,“风景”指自然界的景象,此处指自然景色。“遥”是遥远的意思。

颔联“岛屿势从沧海断,楼台影落碧波摇。”描写的是岛上的地势从大海中断开,而楼台的影子倒映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摇曳生姿。“岛屿”、“沧海”指的是山中岛礁,大海;“断”是分开的意思;“碧波”即碧绿的波浪。这两句通过写山岛地势与大海的分界,及楼台倒影在水中的情景,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颈联“青山绕寺自千载,芳草缘城锁六朝。”描写的是青山环绕着寺庙已经经历了千年的时间,而周围的芳草又像把城池紧紧锁住一样。“青山”和“芳草”都是自然景物,分别用来形容山和草;“绕”、“缘”都是指包围、环绕之意;“自千载”表示经过了很多年头;“六朝”指的是南京历史上曾经有六个朝代统治过此地。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出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尾联“吊古伤心吟未就,疏钟残照送归潮。”描写的是诗人在吊古之余吟诵诗歌却还未完成,而这时天边传来了稀疏的钟声伴随着夕阳的余晖送走了归去的潮水。“吊古”,即凭吊古迹;“伤心”,是因为凭吊而感到悲伤;“吟”在这里指创作诗歌;“就”是完成的意思;“残照”即指斜阳;“送归潮”是说夕阳西下,潮水退去,天色已晚。

这首诗通过写甘露寺多景楼的高耸入云、景色美丽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历史的怀念和感慨等,抒发了作者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全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