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居东畔有渔矶,独把丝纶趣不稀。
两岸烟霞长作伴,满川鸥鹭尽忘机。
兴来高咏沧浪曲,心静偏宜水月辉。
此景知公常在念,明时未许解朝衣。

园居六咏为河南方伯丰公庆赋水环碧带

园居东畔有渔矶,独把丝纶趣不稀。

两岸烟霞长作伴,满川鸥鹭尽忘机。

兴来高咏沧浪曲,心静偏宜水月辉。

此景知公常在念,明时未许解朝衣。

注释:园居的东边有一座鱼矶,独自拿着钓鱼竿的乐趣不会减少;

两边的烟霞总是陪伴着它,满河里鸥鹭都忘了自己的本性;

兴致来了就高声吟咏《沧浪歌》,心境平静的时候更适合欣赏水月交辉。

这样的景色我明白你常常怀念着它,但朝廷没有允许他解除官服。

赏析:这是一首以园居为主题的诗。首联“园居东畔有渔矶,独把丝纶趣不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园居图卷。诗人站在东畔,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渔矶,心中充满了满足和喜悦。他手持钓鱼竿,仿佛是在与世无争地享受着这份宁静和自由。

颔联“两岸烟霞长作伴,满川鸥鹭尽忘机。”进一步描绘了园中的美景。诗人的视线随着江流向东延伸,只见两岸的烟霞相互映衬,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而那些在江面上自由翱翔的鸥鹭,似乎也忘却了一切世俗纷扰,只专注于自己的飞翔。它们或盘旋或俯冲,或展翅或低头,构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这些鸥鹭仿佛是诗人的朋友,与他一同在这宁静的园居中畅游。

颈联“兴来高咏沧浪曲,心静偏宜水月辉。”表达了诗人在园居中的心情变化。当他心情愉悦、兴致勃勃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吟咏起《沧浪曲》。这首诗描绘了江面波涛汹涌的景象,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敬畏之情。在心情平静的时刻,他会欣赏那如水般清澈、如月般明亮的月光。这种宁静的环境让他更加专注于内心的感受,与自然融为一体。

尾联“此景知公常在念,明时未许解朝衣。”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知道这位友人一直怀念着这里的美景,所以每当心情愉快时都会来到这里。而在朝廷中没有允许他辞官归隐时,他总是默默地祈祷着能够早日实现这个愿望。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也展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