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午乾坤已莫支,一官岂为督邮辞。
壮怀激烈无由写,尽付东篱浊酒卮。
注释:
典午乾坤已莫支,一官岂为督邮辞。
壮怀激烈无由写,尽付东篱浊酒卮。
译文:
典午乾坤已经无法支撑,一个官职难道是为了做督邮而辞去。
壮怀激烈无处诉说,全部寄托于东篱下的浊酒。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全诗以典午乾坤喻国运,以督邮喻自己,以东篱浊酒喻自己的志趣。整首诗语言质朴,表达了杜甫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无奈。
典午乾坤已莫支,一官岂为督邮辞。
壮怀激烈无由写,尽付东篱浊酒卮。
注释:
典午乾坤已莫支,一官岂为督邮辞。
壮怀激烈无由写,尽付东篱浊酒卮。
译文:
典午乾坤已经无法支撑,一个官职难道是为了做督邮而辞去。
壮怀激烈无处诉说,全部寄托于东篱下的浊酒。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全诗以典午乾坤喻国运,以督邮喻自己,以东篱浊酒喻自己的志趣。整首诗语言质朴,表达了杜甫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无奈。
解析: 1. 慧远因陶令:这里提到“慧远”和“陶令”,指的是两位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慧远是东晋时期的高僧,对佛教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陶令”则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士,以清正廉洁著称。此处可能是指慧远因为陶渊明(陶令)的高洁品格而心生敬意。 2. 高名著昔时:这句诗表达了慧远对于陶渊明在古代就已建立的高洁人格的赞誉。"高名"表示极高的声誉,"昔时"表示过去的时代,整体意思是说
注释: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 其一 昔年曾过此,犹记暮春时。 骢马重来日,隙驹三载期。 云闲经雨岫,花发向阳枝。 春草撩诗兴,分青入古池。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人回忆起过去曾经游览过这个地方,而且还记得那是在暮春时节。这句诗通过"昔年曾过此"和"犹记暮春时"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犹记"一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全诗如下: ```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 其四 问道浔阳郡,诸生候几时。 未穷残日兴,仍拟复来期。 霁景酣春意,红芳间绿枝。 山中春社过,飞燕乱差池。 注释: 1. 问道浔阳郡:指的是诗人在浔阳郡(今江西九江)向当地的官员或朋友询问问题。浔阳郡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西省境内。 2. 诸生:这里指学生、学子。古代的学子们聚集在一起学习
这首诗是诗人在庐山游览时的所作,其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以下是逐句释义: 青山如有待,不改昔年时。 重到宁非幸,佳游不负期。 乱云生石罅,一鸟啭花枝。 昨夜知经雨,幽庭水满池。 注释: - 青山如有待,不改昔年时:青山仿佛有灵性,它依然保持着往日的风貌,没有改变。 - 重到宁非幸,佳游不负期:再次来到这里,我感到非常幸运,因为我已经实现了我的计划
赏雪尝新酒,空庭夜色明。 偶因公事暇,聊适片时情。 紫塞烽犹警,黄河水未平。 迂疏无寸补,空有二毛生。 注释:在大雪中赏雪品尝新酿的美酒,空庭显得格外明亮。偶然因为公务的闲暇,我姑且借这片刻的闲暇,抒发一下情感。紫塞(指边塞)上的战火仍然在警备,黄河的水还没有完全平静。自己的见识和才能都十分平庸,没有能够对国家做出任何贡献,只有两鬓已经出现了白发。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大雪纷飞之时,饮酒赏雪之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雪夜中,品茗赏雪,畅谈世事,慷慨激昂地吟咏的情景。他看到天下苍生仍受冻馁之苦,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然而他也明白,自己虽身处朝廷,却无法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他的心也充满了悲愤。 首句“赏雪尝新酒”描写了诗人在雪夜里,欣赏着美景的同时,品尝着美酒的惬意。这里的“赏雪”,指的是诗人在雪景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而“尝新酒”则是指他在品尝新酿的美酒时,感受到了生活的甜蜜。
【注释】赏雪:欣赏雪景。尝新酒:品尝新酿的美酒(喻新岁)。霜台:官署中的楼台,因台上积霜而名。散晚衙:散朝后的晚班。杯乾:饮酒尽。风劲:寒风刺骨。回春:使大地回春,即春天来临。讶:惊奇的意思。丰穰:丰收。污邪:指小人。 【赏析】这是一首咏雪的诗,诗人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初冬赏雪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首联“赏雪尝新酒,霜台散晚衙”,点题
【注释】 徙(zhu移)倚:徘徊。奇胜:美景。乾坤:天地,指宇宙。霁(jì)时:雨后天晴之时。林峦:指山峦树木。含喜色:充满喜悦之情。新梧:刚长成的梧桐树。碧玉:形容颜色碧绿如玉。幽亭:幽静的亭子。事:景物。瞰(kàn看):远望。清池:清澈的水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庐山东林寺观赏自然景色时有感而作,抒发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五”
【注释】 赏雪尝新酒,同寅喜盍簪:赏雪时品尝着新酿的酒,与同僚们一同欢饮。盍(hé,合):何;盍簪,指一起饮酒,即“盍饮”之意,古代的一种风俗。 跳珠初淅淅,飞絮渐毵毵(sǎn sǎn):“跳珠”形容雪花纷纷扬扬飘落的样子,“淅淅”“飘飘”都是描写雪花下落的声音和样子。“飞絮”指飘落的柳絮。“毵”是细长下垂的意思。 高论兼今古,清歌杂笑谈:高深的议论涉及古今中外,清越的歌声掺杂着欢乐的笑谈。
【注释】赏雪尝新酒,吟风集故人:赏赏雪花,尝尝新酒,吟吟风声,聚聚旧友。岁穷虽觉凛,道合亦如春:年尾虽然觉得寒冷,然而和志同道合的人相处却如同春天。霜鬓年华迈,云扃归梦频:头发已染上白霜,岁月在流逝,但仍然常常梦见自己回到故乡。明年复今夕,未卜更相亲:明年又是一个夜晚,我们能否再次相聚呢?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大雪纷飞的晚上,和朋友们欢聚一堂,喝酒赋诗,抒发感慨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注释: 闲来事事觉从容,始信山林可养慵。 悔杀昔年成底事,红尘鞭马听朝钟。 译文: 闲暇时做事心情悠然自得,方知山林可以使人养成悠闲的心境。 后悔当年没有好好把握时机,如今只能骑着马在尘世间奔波,听着晨钟暮鼓声声入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繁忙的尘世中解脱出来,到山林中寻找宁静的生活状态。他感叹自己当初没有珍惜这个机会,现在只能在红尘中奔波,听那晨钟暮鼓。这种转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解析】 这是一首自题诗,作者通过自己的身世经历和生活情趣来表达自己与世无争的隐士情怀。首句中的“性癖”指的是性情爱好;“知”是了解、认识的意思;“情知”即指性情爱好和对世事的了解。第二句中的“只应归卧故山庐”中的“归卧”是指隐居、退隐;“故山”指旧日的山林;“庐”指茅屋。第三句中的“亦有”,意为也;“经纶事”意指处理国家大事;“朝课耕桑夕校书”中的“朝课”指早上从事农业劳动
【注释】 下皋:水边。杂咏:同时吟咏不同题目的诗。世途:指仕途。得丧:得失。交情:朋友间的感情。径路:小路。萧萧:风吹草木的声音。梁间双燕子,即“燕燕”,出自《诗经·小雅·斯干》。柴扃:柴门。柴门是简陋的门。 【译文】 世路上得到或失去,都看中朋友间的情谊,小路上草青青,风儿吹过发出萧萧的声音。只有梁间两只双双燕子,每年依旧飞到那个柴门上。 【赏析】 这是一首借物咏怀的诗。前两句写景
【注释】: 百年纵酒乐天真:一生放纵喝酒,自得其乐(天真)。 荷插青山处处春:荷花插在青翠的山中,处处都是春天。 莫怪先生终日醉,乾坤谁是独醒人:不要责怪先生的终日沉醉,天地间谁能像你这样独自清醒? 【赏析】: 诗中描绘的是刘伶醉酒后的形象,他头戴高冠,身披大袍,脚穿木屐,坐在大床上,喝着醇美的酒,欣赏着他的“醉乡”,他尽情享受着他的快乐,忘却了人间的苦闷和烦恼。 这首诗通过描写刘伶的生活
注释:海天之间,群山如云,都在仙郎的眺望咏歌之中。圣主的牛刀暂试,无须凝望紫宸宫。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为张大尹所作,表达了他对张大尹的敬仰之情。诗人以“总云峰”形容海天之间的群山,描绘出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接着,诗人用“圣主牛刀暂试”来形容张大尹的才华出众,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来处理政务,为国家作出贡献。最后,诗人劝慰张大尹不必过于拘泥于权力的中心——紫宸宫,而是要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和惠安张大尹登最高峰韵二首》 绕邑谁当第一峰,兹峰独出万山中。何时麾却尘寰穴,来借岩阿半亩宫。 注释:在环绕的县城里,有谁能比这座最高的山还要高耸入云呢?这座山独自从万座山中脱颖而出。什么时候能够挥去世俗的烦恼,来到这山的幽静之处,享受半亩官邸带来的安逸。 译文:在环绕的县城里,有谁能比这座最高的山还要高耸入云呢?这座山独自从万座山中脱颖而出。什么时候能够挥去世俗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