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年来恣征讨,里正登门急于火。
三冬过半稻初登,翻说今年稻熟早。
家人相率往田间,协力无分少与老。
短镰一派获声齐,数亩黄云随手倒。
背负肩任初上场,男共播扬女舂捣。
里正醉饱才出门,督邮复自城中造。
急将贱粜纳官需,且免官刑相苦恼。
回首场头稻已空,一年生死良难保。
小儿弹泪向西风,说曾田畔拾余稻。
阿翁回语儿无啼,尚冀明年官府好。

【注释】

官府:地方官署。征讨:征收赋役。里正:乡村基层官吏。急:急迫,匆忙。三冬:指冬季三个月。过半:指过了半年。稻熟:指庄稼成熟。早:提前。家人:全家。协力:齐心协力。短镰:镰刀。获声齐:收获的声音整齐划一。黄云:指成熟的稻谷。背:扛。肩任:挑着重担。男共:男人一起。女舂捣:女子一起舂米。里正醉饱才出门:地方官员饮酒吃饱才走。督邮:主管运送赋税的官员。贱粜(tiào):贱价出售。纳官需:交给官府需要。官刑:指官司、刑罚。回首:回头看。生死:指收成与灾荒。良:非常。弹泪:流泪哭泣。西风:秋风。无啼:不哭。阿翁:对老人的尊称。回语:回头说。儿无啼:儿女们不哭。冀:希望。好:好转。

【译文】

官府年年肆意征收苛捐杂税,里正急忙到各家催收。三冬已过一半,庄稼刚刚成熟,却说今年早熟了。全家人一起前往田间,不分老幼共同劳作。镰刀一片,收割的声音整齐一致,几亩田的庄稼随手倒下。全家人背着稻子,挑起重担,男子和女子一起播种和舂米。里正是酒足饭饱才出门,主管赋税的官员又从城里来到乡里。他们紧急将便宜的粮食卖给官府,免得受到官司的折磨。回头看看田头,已经没有一粒稻谷,一年的辛苦全都白费了。小孩子们伤心地流着泪,向西边的秋风诉说,曾捡到别人田里的余粮。老人们摇头安慰孩子不要哭了,还期望明年官府能有所好转。

【赏析】

这首《田家词》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农家在秋收季节的生活状况,表现农民对官府横征暴敛的不满情绪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全诗通过描绘丰收景象来反映农民的辛劳与期盼,反映了农民对于官府的无奈与愤懑。

诗的前两句“官府年来恣征讨,里正登门急于火”,描绘了官府对农民的横征暴敛,里正急于催交的情景,表现出农民对官府的不满和抱怨。后两句“三冬过半稻初登,翻说今年稻熟早”,则是通过描写农民在丰收之际却被迫缴纳赋税,表达了农民对于官府横征暴敛的愤怒和无奈。

诗的中间部分,“家人相率往田间,协力无分少与老。”描述了农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的景象,表现出农民们的勤劳和团结精神。接着,“短镰一派获声齐,数亩黄云随手倒。”描绘了农民们用短镰收割庄稼的和谐场面,展现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景象。最后,“背负肩任初上场,男共播扬女舂捣。”描述了农民们背着农具走上田间的画面,展现了农民们分工合作的场景。

诗的后半部分,“里正醉饱才出门,督邮复自城中造。”描绘了里正酒足饭饱后离开的场景,表现出里正对农民的压榨和冷漠态度。然后,“急将贱粜纳官需,且免官刑相恼扰。”描述了农民们急于将粮食卖给官府以满足官府需求的行为,展现了农民们无奈的处境和对官府的依赖心理。

“回首场头稻已空,一年生死良难保。”表达了农民们在看到丰收后的田地荒芜时所感到的恐惧和忧虑,反映了农民对于未来生活的担忧。诗末句“小儿弹泪向西风,说曾田畔拾余稻。”则以儿童的视角来描绘秋天的田园风光,表达了农民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助和悲哀,同时也暗示了农民们对未来的期望和希望。整首诗以农民的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丰收与荒芜、努力与无奈、互助与剥削等对比鲜明的场景,展现了农民们的艰辛生活和对命运的无奈感,同时也表达了农民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