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石棱棱倚绛霄,笔峰东控海门潮。
常濡雨露惊涛壮,迅扫风云淡墨娇。
舞凤乍疑秦玉管,落鸿还拟汉铜标。
晴烟荏苒长安路,犹接龙飞万里桥。
诗句释义
1 文笔峰:山峰名,位于中国安徽省泾县。
- 柱石棱棱倚绛霄:形容文笔峰的岩石棱角分明,高耸如云。绛霄指天空。
- 笔峰东控海门潮:笔峰向东控制着海门潮汐的变化。海门是长江入海口的一段,这里可能指的是长江入海处。
- 常濡雨露惊涛壮:经常被雨水和露水润湿,使得波涛显得更加壮观。濡指浸润,雨露使江水涨起的波浪更为汹涌澎湃。
- 迅扫风云淡墨娇:迅速横扫着风云,留下淡淡墨色的美丽画卷。迅扫指快速移动,淡墨娇则形容这种景象给人带来的美感。
- 舞凤乍疑秦玉管:仿佛有凤凰在飞舞,令人误以为是秦代的玉管乐器在演奏(玉管,即箫)。
- 落鸿还拟汉铜标:大雁飞翔,如同汉朝的铜制标志。这里比喻大雁的飞翔,与汉铜标的形态相似。
- 晴烟荏苒长安路:晴天时,烟霭缭绕,如同长安(古都西安)的道路。
- 犹接龙飞万里桥:仍然连接着龙飞般的长桥,意味着远方。
译文
笔墨般陡峭的山峰倚靠着绛色的云霄,
笔锋直冲东面掌控着海门潮汐的变迁。
经常被雨水和露水滋润,使得波涛显得更加汹涌澎湃,
迅速扫过风云,留下淡淡的色彩犹如美人娇媚。
好像有凤凰在飞舞,令我们误认为是秦朝玉管乐器在演奏,
大雁飞翔的姿态,如同汉朝的铜标,
晴朗的烟雾缭绕,宛如长安的道路,
依然连接着龙飞般的长桥,意味着远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文笔峰的雄伟壮丽和其周围的自然景观。从“柱石棱棱倚绛霄”可以看出山峰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笔峰东控海门潮”则展示了它对海洋潮汐的影响。接着,诗人通过描写山间云雾、飞鸟、以及远处的长桥来增加画面的生动性和深度。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