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潇湘夜雨。湘水秋更清,湘月秋更白。光辉一相荡,水月不辨色。
何处洞箫声,巴陵夜归客。右洞庭秋月。
潇湘八景
潇湘八景之一为《潇湘夜雨》。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江边,看着潇湘的夜色和雨幕。诗中充满了深深的忧郁和思念之情。
译文:
潇湘八景之一
湘水秋更清,湘月秋更白。
光辉一相荡,水月不辨色。
何处洞箫声,巴陵夜归客。
右洞庭秋月。
注释:
潇湘八景是指中国古代湖南地区的一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总称。潇湘八景包括“潇湘夜雨”、“湘江秋色”、“洞庭秋月”等八种景观。这首诗是其中一种叫做《潇湘夜雨》的景观。
潇湘夜雨:潇湘地区的夜晚常常有细雨,诗人站在江边,看着潇湘的夜色和雨幕,感到深深的忧郁和思念之情。
湘水秋更清,湘月秋更白:湘水在秋天更加清澈,湘月在秋天更加明亮。这里的“湘月”指的是洞庭湖上的月亮,因为洞庭湖是潇湘地区的一个著名的湖泊。
光辉一相荡,水月不辨色:月光与雨光相互映照,使得水与月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这里的“光辉一相荡”指的是月光与雨光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朦胧的景象。
何处洞箫声,巴陵夜归客:诗人在寻找声音的来源,他想知道这洞箫之声从何而来。这里的“巴陵”指的是今天的岳阳楼,岳阳楼是古代湖南的重要建筑之一。而“夜归客”则是指那些在夜晚归来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潇湘的夜景和雨幕,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郁和思念之情。诗中的“湘水秋更清,湘月秋更白”描绘了潇湘地区的秋天景色,给人一种宁静、美丽的感觉。而“光辉一相荡,水月不辨色”则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与雨光相互交织的情景,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一句“何处洞箫声,巴陵夜归客”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总结,让人不禁想起古人的诗意生活和他们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