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三山外,吟诗六叹馀。
乡书多往事,邸报有新除。
雨到鸠鸣歇,冬交楮叶疏。
旧游弥海岳,不似识君初。

【注释】:

  1. 三山外:指福州。唐人以福州为“三山”,故称其地为“三山外”。
  2. 六叹:即《感遇》诗的六首,是李白晚年隐居在庐山时所作,共六首,因诗中有“长吟”之句,故曰“六叹”。
  3. 乡书:指家信。
  4. 邸报:即官署发布的新闻纸,俗称“邸抄”。
  5. 鸠鸣歇:指雨过天晴,鸠鸟鸣声停止,雨停歇。
  6. 冬交楮叶疏:指冬天来临,树叶稀疏,形容岁月不居。
  7. 旧游:指过去的游乐场所。
  8. 海岳:大海与高山,借指故乡。
  9. 识君初:指初相识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隐居于庐山期间所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作于开元十四年(726),当时诗人已经五十多岁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此时的心境颇为复杂,一方面他仍然怀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另一方面又深感世事无常,功名难遂,于是寄情山水,寻访古迹。
    首句“作客三山外”,点明诗人的身份和境遇。三山,即今福州市郊的三座山峰。这里既是作者的寓所,又是他的游踪,更是他的心之所向。“吟诗六叹馀”,表明诗人在此已有很长时间了。据《新唐书·李白传》记载,诗人曾五次进入长安,但都没有获得成功,所以当他在三山之外吟咏诗歌之时,自然不免有些感慨万千。
    次句“乡书多往事”,说明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十分深厚。家乡的消息总是能牵动他的心,而家中的来信则往往包含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第三句“邸报有新除”,则是说近来的邸报上常常有新的任命发布,暗示着他的好友郑希大可能被任命为某个官职,这对于诗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接着四句描写了冬日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感受。其中“雨到鸠鸣歇”一句,描绘出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使人仿佛听到了清脆悦耳的鸟儿鸣叫声。而“冬交楮叶疏”,则描绘出了一幅寒风凛冽、树叶凋零的冬季景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最后两句“旧游弥海岳,不似识君初”则是说,虽然自己曾经游历过许多地方,但与郑希大相识以来的这段时间,却显得格外珍贵而难忘。
    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胸怀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