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前古柳断烟疏,亭后长松委径馀。
花近雕楹春掩映,月临珠浦夜清虚。
东山旧望题诗在,南郭幽期放吏初。
却见高城分井邑,几家灯火遂攸居。
诗句释义
1 亭前古柳断烟疏: 描述的是亭子前面的柳树,在烟雾中显得有些零散稀疏。
- 亭后长松委径馀: 亭子的后面是一棵松树,它沿着小径生长,似乎已经延伸到了道路的另一侧。
- 花近雕楹春掩映: 靠近雕花的柱子旁的花朵,在春天的时候被树木和建筑遮挡住了,显得朦胧而美丽。
- 月临珠浦夜清虚: 月亮照耀着像珍珠一样的河流(浦),给人一种夜晚清澈宁静的感觉。
- 东山旧望题诗在: 在东山上曾经有人留下过诗歌。
- 南郭幽期放吏初: 南边的城墙上曾经有个幽静的地方,可能是官员们放逐罪犯的地点,现在看起来还很新。
- 却见高城分井邑: 然而现在看到的是高耸的城墙分割成了不同的区域(井邑)。
- 几家灯火遂攸居: 有几家人家的灯火通明,他们在这里生活。
译文
亭前的柳树在烟雾缭绕中若隐若现,亭后的松树顺着小路一直延伸到远方。
靠近雕花石柱旁的花朵在春天时被树木和建筑遮掩,只能隐约看到它们的美丽。
明亮的月亮照亮了像珍珠一般的河流,在夜晚呈现出一种清冷、空灵的美。
从前有人在东山顶留下了诗句,现在还能见到南边的城墙上的一处幽静之地。
现在能看到的是一个高耸的城墙分隔成了不同的区域,这些地方都是人们的居住地。
现在有几户人家灯火通明,他们在这里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亭子周边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通过对柳树、松树、花、月、城墙等地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诗中的“亭前古柳断烟疏”,“亭后长松委径馀”,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亭子前后的不同景象,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实的感慨,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