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镰到处只随身,夫妇同耕上垄春。
宁野岂非缘习俗,痴愚应未丧真淳。
鸡翰插鬓山经略,鸟道为家木客亲。
干羽两阶曾不见,吾皇神圣古无伦。
𤝞獠刀镰到处只随身,夫妇同耕上垄春。
宁野岂非缘习俗,痴愚应未丧真淳。
鸡翰插鬓山经略,鸟道为家木客亲。
干羽两阶曾不见,吾皇神圣古无伦。
注释:
𤝞獠:指古代的一种蛮族部落。
刀镰:指农具。
上垄:登上田地的田埂。
宁野:宁静的田野。
缘习俗:受到习俗的影响。
痴愚:愚蠢无知。
鸡翰:用鸡毛做装饰的簪子。
插鬓:插在头发里。
山经略:形容山势险峻。
鸟道:指山路弯曲狭窄。
木客:指少数民族。
干羽:指周武王伐纣时用的干戚之舞。
干:盾牌。
羽:羽毛做的旗。
干羽两阶:指周朝的礼仪制度。
吾皇:对皇帝的尊称。
神圣:神圣不可侵犯。
古无伦:古人无法比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通过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描述,展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
诗的第一句“刀镰到处只随身”,描绘了他们随身携带的工具,这些工具是他们生活的必需品,体现了他们勤劳务实的生活态度。第二句“夫妇同耕上垄春”,则描绘了他们夫妻共同耕作的情景,这体现了他们和睦相处、共同劳作的精神风貌。第三句“宁野岂非缘习俗,痴愚应未丧真淳”,则表达了诗人对他们虽然受到习俗影响但仍保持着纯真朴实的品质的赞赏。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描绘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展现了他们的勇敢坚韧和不畏艰难的性格特点。如“鸡翰插鬓山经略,鸟道为家木客亲”中的“山经略”和“鸟道为家”,则表现了他们勇敢无畏、敢于面对困难的性格特点;而“干羽两阶曾不见,吾皇神圣古无伦”则表达了他们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和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一个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