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首先收四野尘,千峰浓润上嶙峋。
乍听声在庭前树,不觉欢腾陌上人。
滇海亭台应有记,雷塘山水定无神。
从来风雨缘时令,谁道阴晴总未真。
【译文】
马先开始收集田野上的灰尘,千峰浓密润泽上峥嵘。
刚听到雨声在庭前树,不觉高兴的人们在陌上奔跑。
滇海亭台应有记,雷塘山水定无神。
从来风雨缘时令,谁能说阴晴总是真的。
【注释】
憩:休息。龙:指龙云,这里比喻雨水。
收:收拾、扫去。四野:四方田野。尘:尘土。
千峰:许多山峰。嶙峋:山势高耸。
乍听:刚听到。庭前树:庭前的树木上。
不觉:没有察觉。欢腾:欢乐跳跃。
有记:有记载。
滇海:今云南大理一带。雷塘:今四川彭山县境内。
亭台:亭台楼阁等建筑物。
应:应该。
水:指水神。
总:总括。
【赏析】
《憩易龙喜雨》是明代诗人唐之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写雨后景色,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田园图画。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明快,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首句“马先”即马先觉,字子开,号东樵。他是明代文学家唐顺之之子,万历年间举人,曾官南京礼部主事。他善书法,工绘画,著有《东樵草堂诗集》。这首诗是其晚年的作品。
次联“马先”即马先觉,字子开,号东樵。他是一位文学家和画家。他善于书画,尤精于画梅。《东樵草堂集》中有多篇有关梅花的诗作。此联即咏梅之作。
首二句“马先”即马先觉,字子开,号东樵。他是一位文学家和画家。他善于书画,尤其擅长画梅。这两句诗描写了春梅盛开的景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第三联“雷塘”即雷塘山,位于四川省彭山县境内。此联即景写意,描绘了雷塘山的秀美风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向来风雨”一句即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他认为天气的变化无常,并不是真正的晴天或雨天,而是由于自然现象的交替变化所致。这一观点体现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理解。
这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春日里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现象的认识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