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方何意托精神,琼玉惟应绝世尘。
词赋自从江上恨,交游宁误死前身。
垂珠不见黄柑实,故事还闻碧柳春。
夕贬一封朝奏表,高名曾是并时人。
【注释】
- 罗池庙:位于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旧居之地。
- 殊方何意托精神:指罗池庙所在地在远方,人们寄望于这座庙宇能够寄托他们的精神和希望。
- 琼玉惟应绝世尘:比喻罗池庙的美丽和珍贵,如同珍贵的玉器和珠宝一样,应该远离尘世的纷扰。
- 词赋自江上恨:指杜甫在江边创作诗词时所抒发的哀怨之情。
- 交游宁误死前身:表示杜甫与友人交往深厚,但最终因为政治原因而被贬谪。
- 垂珠不见黄柑实:比喻罗池庙像珍珠一样珍贵,但实际中却无法找到真正的珍珠。
- 故事还闻碧柳春:指罗池庙的故事传说仍然流传,如同春天的碧柳一样生机勃勃。
- 夕贬一封朝奏表:指杜甫被贬官时,一天之内就写了《出峡》一诗来表达他的不满和愤懑。
- 高名曾是并时人:表示杜甫曾经是一个受人敬仰的名字,与他同时的人都会记住他。
【赏析】
这首诗以罗池庙为题,通过描绘罗池庙的美丽与独特之处,表达了人们对这座庙宇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杜甫的人生经历和他与友人之间的交往。
诗的开头两句“殊方何意托精神,琼玉惟应绝世尘。”表达了对罗池庙的独特之处和它所蕴含的精神价值的赞美。这里的“殊方”指的是遥远的地方,而“精神”则是指罗池庙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接着,“琼玉惟应绝世尘”则进一步强调了罗池庙的美丽和珍贵,如同珍贵的玉器和珠宝一样,应该远离尘世的纷扰。
诗的中间部分“词赋自从江上恨,交游宁误死前身。”则是通过杜甫的诗词和交友经历,来展现他对罗池庙的情感。这里提到了杜甫在江边创作诗词时的哀怨之情,以及他与友人交往深厚,但却因为政治原因而被贬谪的情况。
诗的结尾两句“垂珠不见黄柑实,故事还闻碧柳春。”则表达了罗池庙虽然美丽独特,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找到真正的珍珠。同时,罗池庙的故事传说仍然流传,就如同春天的碧柳一样生机勃勃。
整首诗通过对罗池庙的描述,展现了人们对它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杜甫的人生经历和他与友人之间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