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空滩急榜歌声,西上奚囊一叶轻。
云影自从秋里薄,山姿岂必雨前更。
愁心附雁知何去,逸迹凭诗记所经。
蔀屋晨烟犹未业,缓箫鼍鼓不胜情。
【译文】
江上水势湍急,船行滩头,船上的歌声此起彼伏。西去的小舟轻盈如叶。云影在秋天时更加轻薄,山的景色不一定在雨前就不同。愁心随着飞雁而去,逸迹凭凭这首诗来记录经过的地方。小屋中晨烟还未散尽,缓慢的箫声和敲鼓声让人不胜情伤。
【注释】
⑴舟中和张天益二首:诗人在舟行途中,和好友张天益共唱《舟中和张天益二首》。“舟中”,即乘船时;“张天益”,名不详。
⑵江空滩急榜歌声,西上奚囊一叶轻:江空滩急,是说江上水流湍急,船行滩头,舟中传出了高唱的歌声。一叶轻,形容小船轻快地行驶。“奚囊”,古时用布做成的小包袱,用以盛放物品。
⑶云影自从秋里薄,山姿岂必雨前更:秋日,天空中的云影更加轻薄。山姿,指山的景色。雨前,指下雨之前。
⑷愁心附雁知何去,逸迹凭诗记所经:愁心的寄托是随飞雁而去,而自己的踪迹,只有通过诗歌才能记录下来。
⑸蔀屋晨烟犹未业,缓箫鼍鼓不胜情:小屋中升起的晨烟尚未消散,慢慢地吹着箫、敲着鼓,让人不胜悲伤。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张天益旅途艰险的关切之情。
诗的首句“江空滩急榜歌声”写景抒情,渲染了一幅江空滩急、舟行水上、歌咏不绝的动人画面。第二句“西上奚囊一叶轻”,则点出题旨。“奚囊”,即小包裹,代指人携带的物品。这里用一个“轻”字,既写出舟行的轻捷,又暗示了旅途的艰险,为下文作铺垫。第三句“云影自从秋里薄”,“从秋里薄”四字,既写出了云影的变化,又暗含了诗人对友人前途的关注。最后两句“愁心附雁知何去,逸迹凭诗记所经”,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安危的担忧和关切之情。这两句诗写得含蓄蕴藉,既写出了友情深厚,又流露出诗人的忧虑之情。
全诗以江上行舟为背景,通过对友人旅途艰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关怀和同情之情。全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