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檄经秋催鹢舫,疏筵几日借僧轩。
风云岐路犹南北,灯火比邻已子孙。
竹叶杯深山上局,蓼花潮到寺前村。
要知楚泽青兰月,只有怀君不可言。
鳌峰寺饯饮谢骆任之
持檄经秋催鹢舫,疏筵几日借僧轩。
风云岐路犹南北,灯火比邻已子孙。
竹叶杯深山上局,蓼花潮到寺前村。
要知楚泽青兰月,只有怀君不可言。
注释:持令牌经秋天催促船只的行期(催鹢),在清谈的筵席上度过几日的欢乐时光,在寺庙中借住僧房。风云变化,歧路上的路途还分南北;灯火通明,寺庙前的村落已经繁盛起来(比邻)。竹叶酒一杯在山中品饮,蓼花的浪涛涌向寺院前方的村庄。要知道在楚地的沼泽和湖泊上明亮的月光(青兰月)。唯有怀念你,心中不能表达出来。赏析:这首诗写于诗人赴京任官之际。首句“持檄经秋催鹢舫”,是说奉官府的命令,经过一个漫长的秋日,才催动了那艘载运着自己行装的小船,准备启程远赴京都了。“催鹢”,语出《庄子·逍遥游》,相传大鸟有类龟,其背似舟,故称“大鹏飞兮振羽翼,中隐蛟兮弯龙鳞”(《神异经》卷下),这里即用此典。“楫楫”即“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为古代一种小舟名,此处泛指小船。诗中将送别的场景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叶扁舟,在秋风中破浪前行,作者伫立江边,挥手告别的情景。
第二句“疏筵几日借僧轩”,是说在离别之际,与友人相聚畅饮了几日。“疏筵”,即稀疏的宴席。“轩”,指僧寮中的楼阁或亭子,这里指友人的居室。“几日”,即数日。“在寺庙中借住僧房”,是说在离别之际,与友人相聚畅饮了几日。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在京城等待任命的消息时,心情烦乱不宁,但终于在秋日的一天,乘舟离开了家乡,踏上了去往京城的路。
第三、四两句是说,由于自己的官职尚未正式确定下来,所以,在京城的这段时间里,只能暂住在寺庙中。“风云岐路犹南北”,意思是说,自己在前途未卜的情况下,只能寄身于人世间的歧途,像南北两方一样,难以决断。“灯火比邻已子孙”,“比邻”是指邻居,“子孙”代指后嗣,“灯火比邻已子孙”的意思是说,自己在这寺庙中居住期间,也如同居住在自己的家一般。
第五、六句是说,因为自己在京城的时间不长,所以在京城的这段时间里,只能在寺前村头观赏风景、饮酒作乐。“竹叶杯深山上局”,意思是说,自己坐在山上,举杯品味着竹叶酒,品味着山水之间的意境。“蓼花潮到寺前村”,意思是说,随着春潮的到来,寺前的蓼花盛开了,而自己只能在寺前村头欣赏着蓼花。“青兰月”,是指明月,也就是“青天”和“蓝田”,这里指月亮,即“青天明月光”。
第七、八句是说,要知道在楚地的沼泽和湖泊上明亮的月光(青兰月)。“青兰月”(青天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即“青天”“蓝田”的意思。“只有怀君不可言”,意思是说,自己只能在月光下思念远方的朋友而不能把思念说出来。
赏析:这首诗写于诗人赴京任官之际。首句“持檄经秋催鹢舫”,是说奉官府的命令,经过一个漫长的秋日,才催动了那艘载运着自己行装的小船,准备启程远赴京都了。“催鹢”,语出《庄子·逍遥游》,相传大鸟有类龟,其背似舟,故称“大鹏飞兮振羽翼,中隐蛟兮弯龙鳞”(《神异经》卷下),这里即用此典。“楫楫”即“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楫,为古代一种小舟名,此处泛指小船。诗中将送别的场景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叶扁舟,在秋风中破浪前行,作者伫立江边,挥手告别的情景。
第二句“疏筵几日借僧轩”,是说在离别之际,与友人相聚畅饮了几日。“疏筵”,即稀疏的宴席。“轩”,指僧寮中的楼阁或亭子,这里指友人的居室。“几日”,即数日。“在寺庙中借住僧房”,是说在离别之际,与友人相聚畅饮了几日。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在京城等待任命的消息时,心情烦乱不宁,但终于在秋日的一天,乘舟离开了家乡,踏上了去往京城的路。
第三、四两句是说,由于自己的官职尚未正式确定下来,所以,在京城这段时间内,只能暂住在寺庙中。“风云岐路犹南北”,意思是说,自己在前途未卜的情况下,只能寄身于人世间的歧途,像南北两方一样,难以决断。“灯火比邻已子孙”,“比邻”是指邻居,“子孙”代指后人,“灯火比邻已子孙”的意思是说,自己在这寺庙中居住期间,也如同居住在自己的家一般。
第五、六句是说,因为自己在京城的时间不长,所以在京城的这段时间内,只能在寺前村头观赏风景、饮酒作乐。“竹叶杯深山上局”,意思是说,自己坐在山上,举杯品味着竹叶酒,品味着山水之间的意境。“蓼花潮到寺前村”,意思是说,随着春潮的到来,寺前的蓼花盛开了,而自己只能在寺前村头欣赏着蓼花。“青兰月”,是指明月,也就是“青天”和“蓝田”,这里指月亮,即“青天明月光”。
第七、八句是说,要知道在楚地的沼泽和湖泊上明亮的月光(青兰月)。“青兰月”(青天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即“青天”“蓝田”的意思。“只有怀君不可言”,意思是说,自己只能在月光下思念远方的朋友而不能把思念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