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馀棘下名,况闻三道倚澄清。
踪如太史仍乘传,权似中书即掌兵。
晋鄙天浮秦树色,楚乡船趁粤滩声。
桑弧我亦平生思,何得霜髭满镜生。
《傅本学兵宪四西卷》赏析
二十年馀棘下名,况闻三道倚澄清。这句诗意味着黄衷的生平经历及其所处时代,表达了他在官场中的经历和对社会清明的期望。”二十载宦海浮沉”描绘了作者在宦海中历经风浪的生涯,”三道倚澄清”则体现了他对政治清明的向往。
踪如太史仍乘传,权似中书即掌兵。这里,“踪”字形象描绘了黄衷在官途上的活跃与奔波,如同古代的太史记录历史一样,他勤于职守;同时,“权似中书即掌兵”则展示了他掌握权力、掌管军事的情景,象征着其地位的尊贵与影响力。
晋鄙天浮秦树色,楚乡船趁粤滩声。此句以自然景观喻人境,将战场之残酷比作天与树的颜色,而船只穿梭在险滩的声音则反映了战乱带来的混乱与恐惧。诗人借此抒发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内心的忧虑。
桑弧我亦平生思,何得霜髭满镜生。最后一句,“桑弧”指的是婚礼时使用的乐器——瑟,象征和平与团圆,而“何得霜髭满镜生”则是说为何到了老年还未能享受到宁静的生活。这既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反映了对现实生活无奈的感慨。
黄衷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的内涵以及精湛的艺术技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多面的历史人物。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深入分析和情感体会,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还能从中领悟到更深层次的历史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