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鼓角夜乌惊,门外戈鋋列炬明。
为喜化工成四序,不辞衰鬓坐三更。
枭卢何处咸阳客,琴鹤来朝蜀道程。
爆竹一声还一笑,儿童那解鬼心情。
【注释】
城头:城墙之上。鼓角(jiǎo):古代军中用来传令、报时和发号施令的军号或战鼓。乌(wū):乌鸦;惊:惊动,使害怕。戈鋋(shān):古代兵器,戈和矛。列炬:排列着火炬。“不辞”:不推卸。枭卢(xiāo lú):古地名,这里指咸阳。琴鹤:传说中的神鸟。《山海经·西山经》:“西海之南,流沙之中,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一角。”蜀道:指四川一带的山路。爆竹一声还一笑,儿童那解鬼心情。
【赏析】
《荆州除夕》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元军攻下临安后,被俘北上途中所作。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写了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和壮志未酬之悲愤。
首句写城门内外的景色,城门上的鼓声和号角声惊起了夜间的乌鸦,门外排列的兵器和火炬发出耀眼的光芒。第二句写自己为喜迎新春,欢度佳节高兴。第三、四句写诗人在新年来临之际,不顾年事已高,仍然坚持抗节,不肯苟且偷生。五、六句写诗人想到家乡咸阳的亲人和朋友正在欢度春节,却不知自己已经沦为阶下囚,不能回去与亲人团聚,内心十分悲痛。尾联写爆竹声中又传来了笑声,可那些顽童们哪里懂得这背后隐藏着多少辛酸苦辣!
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意境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凉,是一首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爱国主义诗篇。
这首诗通过除夕之夜城门内外景物的描写,渲染了节日气氛。城头上鼓角声响,把乌鸦都惊醒了。城外则排列着兵器和火炬,照耀得通明。“门外”二字用得极妙,它不仅写出城内外景物的差异,而且暗示了守城的将士们在除夕夜还在坚守岗位,准备迎敌。这样写,既烘托出除夕之夜的气氛,又表现了将士们的忠诚。
诗人由城门内外的描写转入写自己的心情。他为能迎来新的一年而感到欢喜,但同时也为自己不得不放弃抗敌斗争而感到遗憾。“为喜化工成四序”,四序,即一年四季。这句说,新年到来固然使人喜悦,但更令人高兴的是,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迎来了新的一年。“为喜”二字点明了诗人的喜悦之情。“不辞衰鬓坐三更”,意思是不推脱衰老之身,仍坚持战斗到深夜。“三更”,古人以夜分当十时段分为五更,三更就是半夜。这里用“坐三更”来强调时间之长、战斗之苦。一个“为”字,一个“不辞”字,把诗人的爱国精神、战斗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枭卢何处咸阳客,琴鹤来朝蜀道程。”这是化用典故。据《史记·项羽本纪》载:秦将章邯围困刘邦于鸿门宴上,项庄拔剑起舞欲杀刘邦,项伯亦拔剑相随,意在保护刘邦。这时樊哙从后面进来,直闯筵席,拔出剑来立而呼曰:“诸君皆座上客,独沛公一顾而定天下。愿为樊将军死!”于是强项令项庄拔剑起舞,企图加害刘邦。刘邦乘机逃走。后来人们就用“枭卢”来比喻行刺的人。“琴鹤”,典出《山海经·西山经》:“帝台之所以觞百兽,食饮大自是始。”郭璞注:“昆仑山上多芝草,仙人所饮食也。”后来用“琴鹤”代指仙药。《蜀道难》是一篇著名的叙事诗。诗中写到蜀地险要曲折,路途崎岖不平,道路艰远艰难,行人非常不易走。所以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里用“琴鹤”来指诗人所向往的蜀路。诗人想象着自己像琴鹤一样飞向成都去看望家人,但却不知道家人是否还在人世,想到这里,诗人不禁悲从中来,泪如雨下,泣不成声。“琴鹤来朝蜀道程”,是说自己像仙鹤一样飞向成都去看望家人。然而蜀道艰难,不知何时才能到达成都和家人团聚。
尾联两句写爆竹声声,欢庆之声不绝于耳,但自己却不能和大家一起欢庆,心中充满了悲伤和痛苦。“儿童”二句写孩子们不懂世事,只知道玩耍打闹,哪里知道大人心中有多少愁苦。
此诗以除夕为题写景抒情,通过对城门内外环境的描绘,渲染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同时,诗人以欢快的心情迎接新年的到来,表达了自己对新一年的期盼和祝愿。然而,在这欢欣鼓舞的时刻,诗人的内心却是无比的痛苦和无奈。他想到了家人和朋友的处境,想到了自己被迫离开故乡的无奈和痛苦。这些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