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湖上偶垂幨,浪得儿童讶皓髯。
西省薇花天自管,南溪茅屋岁将淹。
馀生春到分龙眼,病骨晨兴问虎潜。
静扫幽除看洗竹,薰风时动月纤纤。
【注释】
屏居:隐居。
两年:两年多。
湖上:即“湖中”。
幨(yǎn):古代的一种帽子。
浪得:空有。
儿童:这里指儿童们。
皓髯:白胡子。
西省:唐代皇宫的西侧门名,此处代指皇宫。
管:管辖,管理。
南溪:地名,在今四川合江县北。
茅屋:简陋的房屋。
馀生:残余的生命。
分龙眼:吃龙眼。龙眼,又名桂圆,南方特产。
病骨:指身体虚弱。
晨兴问虎潜:早晨起来询问老虎是否潜藏。
静扫幽除看洗竹:静悄悄地打扫庭院,除去落叶,看着竹子沐浴着阳光。
薰风:暖风。
月纤纤:月光皎洁如丝。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全诗以“隐居”为主题,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首联“屏居两年湖上偶垂幨,浪得儿童讶皓髯。”描述了诗人在湖边隐居两年的生活,虽然身处偏僻之地,但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超脱和清高。
颔联“西省薇花天自管,南溪茅屋岁将淹。”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环境和心境。诗人选择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居住,远离了喧嚣和纷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两句诗通过对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颈联“馀生春到分龙眼,病骨晨兴问虎潜。”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反思。虽然生活简朴,但诗人却能够享受到自然的恩赐。而自己的身体已经虚弱不堪,但却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坚韧。
尾联“静扫幽除看洗竹,薰风时动月纤纤。”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赞美。他喜欢安静的环境,喜欢在清晨的时候欣赏大自然的美。而夜晚的月光则给他带来了无尽的安慰和力量。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诗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