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发乐昌道,阴厓簸寒风。
泷流驶击箭,驱石如旋蓬。
轻舟苇叶末,命夺毫芒中。
垂堂昔示戒,岂不镂孤悰。
往读泷吏篇,静怀慨韩踪。
兹行恪新命,所际情匪同。
洒酒韩祠土,圣神迈重瞳。
王尊道云古,讵能息微躬。

【注释】

泷:指乐昌水。乐昌,古县名。今属广东省。

晨发乐昌道:早晨离开乐昌(县名)的大道。

阴厓:山崖。

簸寒风:形容山崖陡峻,风吹过发出的声音像簸箕在簸扬东西一样。

驱石如旋蓬:形容水流强劲有力,能将石头冲得旋转飞扬。

轻舟苇叶末:指小船像芦苇叶子一样轻巧。

命夺毫芒中:命,命令;毫,细毛;芒,尖端。毫毛尖上,也即毫尖,比喻极小的地方。这里指船尾,因为船尾离水面近,容易被风吹倒。

垂堂昔示戒:指东汉时曹操修建铜雀台,建台后经常在台上阅兵练兵,并让士兵射靶子来检验训练效果。有一次,他看到一名士兵射靶子时,靶子的靶心正好对准了台门的横木,他立即命令士兵把靶子换到靶心稍偏一点的位置,并要求士兵把弓拉紧一点。这个事件后来被后人用来警戒人们要警惕骄奢淫逸的生活态度。

镂孤悰:指用镂空的办法刻出孤独悲愁的感情。

往读泷吏篇:以前读过《泷吏》这首诗。泷吏,指《汉书·东方朔传》记载的东方朔任郡守时,有一年洪水暴发,当地百姓请求他治理。他派官吏去巡视,发现有一个人坐在大石上,便问他为什么不去救急。那人回答说:“我听说洪水来了就赶快躲避,等到水退后再出来。”东方朔觉得他说得不对,便把他叫来问原因。那人说:“我认为洪水来了就应该赶快躲避,等到水退后再出来。现在洪水已经过去了,我还坐在石头上,这不是白白浪费粮食吗?”东方朔认为他的话有理,便让他留下来做官。

静怀慨韩踪:安静地思考着东方朔的故事。

兹行恪新命,所际情匪同:这次出行恪守新的任务,所遇到的人和事都不同于以往。兹行,这次行动。恪,遵守;执行。新命,新的任命、新的任务。所际,所经历的。匪,不是。

洒酒韩祠土,圣神迈重瞳:祭拜韩国的宗庙土地,神灵超越一般人物。韩祠,祭祀韩国先王的祠堂。重瞳,双眉间有一白点的人,据说是商王太甲。迈,超过。

王尊道云古,讵能息微躬:像汉代王尊那样崇尚古代的学问和道德,又怎能平息自己的私欲和邪念呢?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写于诗人赴任新职之前。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记叙。

前二句写早晨离开乐昌(今广东连州市)大道时的景色。“晨发乐昌道”是起兴之语,“阴厓簸寒风”两句写山崖陡峭,风力强大,水流湍急。“泷流驶击箭”“驱石如旋蓬”两句写水势强劲有力地冲击岩石,将石头冲得旋转飞腾,生动地描绘出水势浩大的情景,使人感到惊心动魄。“轻舟苇叶末”写小船轻盈如苇叶般,船尾靠近水面容易翻船。“命夺毫芒中”写船尾靠近水面处容易翻船,而人命却宝贵如毫毛般易损。这两句既是对前二句的具体描写,又是作者的感慨。“垂堂昔示戒”写东汉时曹操修建铜雀台后经常在台上阅兵练兵,并让士兵射靶子来检验训练效果。有一次他看到一名士兵射靶子时,靶子的靶心正好对准了台门的横木,他立即命令士兵把靶子换到靶心稍偏一点的位置,并要求士兵把弓拉紧一点。这个事件后来被后人用来警戒人们要警惕骄奢淫逸的生活态度。“岂镂孤悰”一句是说这件事给后人留下的警示。

中间四句写过去曾读过《泷吏》这首诗,想起东方朔任郡守时的故事。“往读泷吏篇”三句是说从前读过《泷吏》这首诗后,觉得它写得好,所以一直记得它的内容和精神。“静怀慨韩踪”三句是说静下心来回想东方朔的故事,想到他在任郡太守期间,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贪恋权势,廉洁自守的精神风貌。

后六句写自己此次奉命赴任新职,所遇到的人与事情都与以往不同。“洒酒韩祠土”三句是说他祭拜韩国的宗庙土地,神灵超越一般人物。“王尊道云古”三句是说自己崇尚古代的学问和道德,又怎能平息自己的私欲和邪念呢。

此诗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刚正不阿的精神风貌。全诗结构谨严,层次分明,意境开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