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春南郭如瀼西,归凤早构临霞栖。
流云岂解去时意,长桥谩忆当年题。
方池曲槛果何以,柴桑有鬼应知此。
放马朝穿白鹭群,箨龙个个呼君子。
甘鞠丛萦古樾深,眼看昨日遽乔林。
璇玑不得宰寒暑,羲和六辔纡升沉。
瘦猿老作山中客,却守南山岁星易。
踏上肩舆趁市声,回心愧杀孤烟碧。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在游览郑白湖时所作,描绘了郑白湖的美景和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叹之情。
译文:
南郭春色如画,归凤早有栖息之处;
流云不解离去之意,长桥怀念旧时题诗。
方池曲槛何以为,柴桑有鬼知此情;
放马朝穿白鹭群,箨龙个个呼君子。
甘鞠丛萦古樾深,眼看昨日遽乔林。
璇玑不得宰寒暑,羲和六辔纡升沉。
瘦猿老作山中客,却守南山岁星易。
踏上肩舆趁市声,回心愧杀孤烟碧。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通过对郑白湖的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酣春南郭如瀼西”,描绘了郑白湖春天的景象,湖水清澈,岸边绿树成荫,如同仙境一般。接着“归凤早构临霞栖”,以归凤比喻诗人自己,表示诗人早有归宿之地,即郑白湖。
接下来的句子描述了郑白湖的美景:“流云岂解去时意,长桥谩忆当年题”。诗人感叹时间流逝,美好的时光难以再回,而曾经留下的足迹和题字却永远留在了郑白湖。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然后诗人又描绘了郑白湖的其他景色:“方池曲槛果何以,柴桑有鬼知此情”。方池曲槛是指郑白湖畔的风景,诗人通过想象来表达他对这些景色的感受。而“柴桑有鬼知此情”则是指那些隐居在此的人们,他们知道这片土地的美好,也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
诗人还提到了自己在郑白湖的活动:“放马朝穿白鹭群,箨龙个个呼君子”。他骑着马穿过白鹭群,与它们亲密接触,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和谐。同时,他也看到了笋壳上的箨龙,仿佛在呼唤着君子般的人物来欣赏这片土地的美好。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甘鞠丛萦古樾深,眼看昨日遽乔林”。诗人感叹自己的年华老去,昔日的青葱岁月已经消逝,只剩下一片古树环绕的甘鞠丛。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的怀念。
最后两句“璇玑不得宰寒暑,羲和六辔纡升沉”则是对自然界的描述。璇玑指北斗七星,羲和指太阳神驾车,在这里象征自然界的变化和规律。诗人感叹无法掌控自然的规律,只能任凭四季轮回、日月升降。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无奈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郑白湖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