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县前净如水,睢侯釜中惟俸米。
侯持堂印几春秋,直视翳桑无馁鬼。
社亭渐渐两岐风,陶河一雨驱蝗虫。
水勿忧虞旱毋苦,我侯双手悬天工。
古史班班书杜母,孱陵先生身姓鲁。
谁郡号咷嫠媪啼,避官却委南山虎。
诗句1:
睢宁县前净如水,
译文:睢宁县的前面非常干净像水一样,
注释:睢宁县位于江苏省,是黄衷的故乡。这里的环境宁静,景色秀美,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赏析:《睢宁三异歌》中的这一句描绘了睢宁县的宁静与美丽,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诗句2:
睢侯釜中惟俸米。
译文:睢侯在官府里只有俸禄和粮食。
注释:“睢侯”指的是地方上的官员。这句话描述了地方官员在官府里的生活状态,他们只能依赖朝廷的俸禄来维持生活。
赏析: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官员们的生活状况和他们的责任与担当。
诗句3:
侯持堂印几春秋,直视翳桑无馁鬼。
译文:地方官手持着权力的象征,他的眼神坚定,面对困难毫不畏惧。
注释:堂印代表了地方官的权力象征,翳桑则是一种象征性的事物,用来比喻地方官员面对困难的坚韧不拔。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地方官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担当。
诗句4:
社亭渐渐两岐风,陶河一雨驱蝗虫。
译文:社亭渐渐被风雨侵蚀,陶河上一场大雨就能驱散蝗虫。
注释:“社亭”是指祭祀用的亭子,“两岐风”形容风雨交加的情景。“陶河”是一条河流的名字,这里用来形容蝗虫被雨水冲走的情景。
赏析:这句话通过对风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诗句5:
水勿忧虞旱毋苦,我侯双手悬天工。
译文:不要担心缺水,不用担心干旱,我在这里负责治理水利工程。
注释:“悬天工”是古代的一种说法,意味着承担起重要的责任和工作。这句话表达了地方官对水利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赏析: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地方官们对于水利工作的重视和投入,他们的努力为人民带来了福祉。
诗句6:
古史班班书杜母,孱陵先生身姓鲁。
译文:古史记载中都有杜母的身影,这位孱陵先生也是姓鲁的人。
注释:这里的“杜母”指的是历史上的杜母(即杜牧的母亲),而“孱陵先生”则指的是鲁国的一位历史人物。这句话表达了历史的传承和地域文化的特点。
赏析:通过对杜母和鲁国的提及,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传承。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和尊重。
诗句7:
谁郡号啕嫠媪啼,避官却委南山虎。
译文:谁在郡府里号啕大哭,因为躲避官差而将家产变卖殆尽,最后只能带着孩子逃到南山避难。
注释:“郡号啕嫠媪啼”指的是郡守府中有人因逃避官差而痛哭流涕的场景,“委南山虎”则是指将家中的财产变卖殆尽后带着孩子逃亡的情景。
赏析:这句话通过描述一个家庭因逃避官差的悲剧,表达了社会的不公和人们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