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有幽鸟,鸣音异晨夕。
夕鸣夏风凄,晨鸣冬曦赫。
王母赏其音,畜彼瑶池侧。
瑶池多慧禽,啁啾诧形色。
王母欲羁之,孤飞旧山白。
君看灵异姿,讵是樊笼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谩兴四首》中的第二首。全诗如下:

西山有幽鸟,鸣音异晨夕。
夕鸣夏风凄,晨鸣冬曦赫。
王母赏其音,畜彼瑶池侧。
瑶池多慧禽,啁啾诧形色。
王母欲羁之,孤飞旧山白。
君看灵异姿,讵是樊笼物。

译文
西山上有一只神秘的鸟儿,它的叫声与早晨和傍晚完全不同。
在傍晚的时候,它会发出凄厉的叫声,而在早晨,它则会发出明亮的声音。
玉皇大帝欣赏它的叫声,把它养在瑶池的旁边。
瑶池里的鸟儿们都非常聪明,它们在树林间穿梭,炫耀自己的羽毛颜色。
玉皇大帝却想把它们关起来,让它们只能在山上独自飞翔。
你看它们的灵动和奇异的形态,怎么可能是笼子里的生物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神秘鸟儿的生活状态和命运。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这只鸟儿在不同时间段的叫声,表现出它的独特性和与众不同。接下来,诗中提到了玉皇大帝对它的兴趣,以及它被养在瑶池的情景。然而,玉皇大帝的野心最终导致了鸟儿的命运转变。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命运的感慨,认为鸟儿的灵动和奇特的形态是不可被束缚的,即使被囚禁也要保持自由自在的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一只神秘鸟儿的刻画,展示了生命的多样性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通过观察鸟儿的行为和声音,诗人传达了对生命自由的赞美和对束缚人性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