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有雄兽,人立如长狄。
日暮傍险行,熊兕皆辟易。
酸风送怒号,正昼阴山黑。
变怪作胡语,闻者尽悽恻。
猛夫挟强弧,一发中心臆。
脂血饫犬狸,长恶乃明的。
【注释】
《北山有雄兽》:北山上有一头雄壮的怪兽,人立着像长狄。
谩兴:随意兴起。
四首:四首诗。谩兴:随意兴起的意思。
北山:指北方的山。
雄兽:指北方的山。
长狄:古代部落名,这里代指北方的山。
日暮:太阳快落山了。
傍险行:靠近险阻的地方。
熊兕(sì星):指凶猛的动物。
辟易:退却。
酸风:悲凉的寒风吹来。
正昼阴山黑:太阳还没有落山的时候,阴山就变得黑暗了。
变怪:奇异怪异的现象。胡语:古代少数民族的话。
凄恻:悲伤、同情。
强弧:用强弓射箭的人。中心臆:心中充满愤怒。
脂血:肥油。饫:饱食。犬狸:野猪。明的:明白的。
【赏析】
《谩兴四首》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组诗作品。此诗描写了北山怪兽的出现及其引发的各种现象。全诗通过描写怪兽出现后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担忧。
首联“北山有雄兽,人立如长狄。日暮傍险行,熊兕皆辟易。”开篇即以雄壮的怪兽出现,人立于其上,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怪兽的威猛与霸气。接着,诗人又以“日暮傍险行”为背景,描绘出怪兽在险阻之地的威风凛凛,令人望而生畏。这两句诗通过对怪兽的形象刻画,展现了其强大的气势与力量感。
颔联“酸风送怒号,正昼阴山黑。变怪作胡语,闻者尽悽恻。”颈联“变怪作胡语,闻者尽悽恻。”进一步描绘怪兽出现后引起的各种反应,酸风送怒号,正是怪兽威猛之象的体现;而变怪作胡语则暗示了怪兽的出现可能带来了某种奇异现象或变化;闻者尽悽恻,则是对怪兽出现后人们所感受到的悲伤与同情的表达。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和情感描绘,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尾联“猛夫挟强弧,一发中心臆。脂血饫犬狸,长恶乃明的。”尾联“猛夫挟强弧,一发中心臆。脂血饫犬狸,长恶乃明的。”诗人以雄壮的怪兽为比喻,将猛夫比作手持强弓之人,寓意着人们应当以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行为来应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同时,也警示人们要有清醒的认识,知道邪恶的力量是不可轻视的。这两句诗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还深化了其思想内涵和主题意蕴。
《谩兴四首》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威武雄壮且充满力量的怪兽形象,并通过对其出现的描绘和人们对其反应的描述,展示了怪兽的强大与恐怖以及人们面对它时的恐惧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思考与担忧,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