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骨医功浅,高冠道气微。
似闻云里雁,寒近亦低飞。
为抱烟霞癖,飞梁绝涧通。
动嫌棋作敌,慵愧剑称雄。
鱼乐行吹絮,云闲学转蓬。
吾庐堪自逸,高荫峄阳桐。
壬辰三月廿八日
译文:
壬辰春夏相交之际,巨大的波浪冲击着南海。九艘战舰冲破了虎门的防线,红巾士兵和明铠甲的士兵激烈地交战。清晨火光照亮了黄湾村,傍晚新修的城墙矗立起来。修整的绳索穿过美丽的女子,江边布满了疮痍。谣言即将到来,城市的戾气已经改变。近郊在瞬间之内,我深感恐惧。群凶冒着天大的纪律,法律必然要被诛杀。统治者苟且机宜,何必竞逐欺骗呢?
注释:
壬辰:指明朝的壬辰年,即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
鲸波荡南海:比喻强大的势力冲击着南方海域。
九舰突虎门:形容军队强大,九艘船突破虎门关。
朝火黄湾村:早上的火光照到了黄湾村。
暮壁新造垒:傍晚时,新的防御工事已经建成。
修纆贯姝丽:修饰绳索贯穿美丽女子的形象。
江濆遍疮痗:江边的水患遍布各地,造成严重的损害。
讹言顷几至:谣言即将实现。
沴气城市改:城市的邪恶之气已经被消除。
近郊在一瞬:附近地区在一瞬间内。
病骨抱深骇:形容疾病带来的痛苦和恐惧。
群凶冒天纪:群凶挑战天理。
法理必菹醢:法律必须执行以制裁他们。
制置苟机宜:统治者苟且求得临时之计。
安用竞狙绐:为什么还要争权夺利。
四乡集健:四乡聚集了健壮之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壬辰年三月二十八日所作,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混乱局势的担忧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首句直接点明了时间,描绘出一幅战乱纷扰的画面。接着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事件,展现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诗中的“九舰”和“红巾斗明铠”等意象,形象地描绘出了战争的惨烈程度。同时,诗人也不忘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如“病骨抱深骇”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感悟,又展示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创作背景:
《壬辰三月廿八日》写于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这一年壬辰春夏之交,海疆动荡不安。海上倭寇猖獗,朝廷内部斗争激烈,国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黄衷作为当时文人中的一员,深感国家危难,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他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深切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