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真传万象收,仁山屹屹壮观游。
昌期今启人文地,间气时钟海上洲。
四壁灵图常作锦,千岩珠树匝成丘。
公馀正可观青史,犹报丹书下凤楼。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刘克庄。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1句:“白鹿真传万象收,仁山屹屹壮观游。”

  •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白鹿书院是真正的学问之所,它收纳了万象(指各种学问和知识)。
  • “仁山”指的是位于江西宜黄的著名古迹,这里被比喻为巍峨壮观的山体。
  • “屹屹”是指高大直立的样子,形容仁山山势挺拔、雄伟壮丽。

第2句:“昌期今启人文地,间气时钟海上洲。”

  • “昌期”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繁荣昌盛的意思,表示白鹿书院现在成为了一个文化繁荣的地方。
  • “间气”通常是指时运不佳或命运坎坷的人,这里可能暗指书院中有些学生可能遇到了困难或挫折。
  • “时钟海上洲”则是指书院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阔的海洲之上。

第3句:“四壁灵图常作锦,千岩珠树匝成丘。”

  • 这句话描绘了书院内部环境的美好。墙壁上挂着精美的图画,就像是织成了锦绣;岩石之间生长着像珍珠一样的树木,周围形成了丘陵。
  • “灵图”指的是墙上悬挂的精美画作或者书法作品。
  • “珠树”形容树上挂满了珍珠般晶莹剔透的果实,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林的秀美景色。

第4句:“公馀正可观青史,犹报丹书下凤楼。”

  • “公馀”指的是闲暇之余的时间,也泛指工作之余。
  • “青史”指的是历史记载,用“青史可读”来形容书籍之多且有价值。
  • “丹书”通常指的是重要的文件或书信,这里指那些记录着重大事件的文献。
  • 结尾的“下凤楼”意味着将这些珍贵的文献传递到更高一层的殿堂或平台,可能是指书院向更高学府推荐人才或传承文化。
  • 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书院藏书之丰富以及其对历史文化保存工作的肯定和赞扬。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白鹿书院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成就,同时反映了书院对于教育和文化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书院环境的生动描绘以及对学子们学习生活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教育的支持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