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衡山第几峰,每从方外振玄踪。

藏身现有无缝塔,行脚还寻偃盖松。

庾岭风霜驯虎豹,洞庭云雨起蛟龙。

悬知说法维摩室,独许曼殊拄箭峰。

诗句解释:

  • 家住衡山第几峰,每从方外振玄踪。
    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的家乡是衡山的第几座山峰,他经常在山中寻找玄妙的踪迹。”第几峰”表明了诗人对家乡的熟悉和喜爱,”每从方外振玄踪”则表达了他在山中追寻玄妙境界的决心和行动。

  • 藏身现有无缝塔,行脚还寻偃盖松。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可以隐居的地方(即无缝塔),但他仍然在行走时寻找像偃盖松这样的隐居之地。这里的”藏身”和”行脚”都是佛教用语,”无缝塔”和”偃盖松”则是具体的形象比喻,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庾岭风霜驯虎豹,洞庭云雨起蛟龙。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庾岭的风霜能够驯服虎豹,洞庭的云雨能够激发出蛟龙的力量。这里运用了自然景象来象征诗人的力量和威严,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叹。

  • 悬知说法维摩室,独许曼殊拄箭峰。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他知道有一个叫做维摩室的地方可以用来讲经说法,而他也特别赞赏那位名叫曼殊的人用拄箭支撑着身体去讲经的说法。这里的”说法”和”曼殊”都是具体的人物或事物,代表了诗人对于学问和精神追求的态度和方式。

译文:

  • 住在衡山的第几个山峰,我常常在山中寻找玄妙的境界。
  • 我已经找到一个可以隐居的地方,但我还在路上寻找其他的隐居地。
  • 庾岭的风霜能够让虎豹驯服,洞庭的云雨能够激发出蛟龙的力量。
  • 我知道有一个地方可以用来讲经说法,我也特别欣赏那些用拄箭支撑身体讲经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家乡、隐居、自然现象的理解与感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精神追求。诗人通过对家乡的描述、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力量的赞美,传达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禅意,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