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卷地海云黄,四野昏黑日无光。狐狸白昼置人旁,千家万家尽傍徨。
壮夫大叫气如狂,蛾眉红粉泪千行。盐渎主人把剑问上苍,胡为乎陵谷倒置变态也非常。
千竿绿竹覆壶觞,有酒难消郁结肠。可道颜色百花王,一朝零落蔓草旁。
轰雷掣电天中央,此时势焰何可当。吁嗟晦明事难量,吁嗟晦明事难量。
霎时间云师风伯避太阳,魑魅恐尔无处藏。

【注释】

盐渎行: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

大风卷地海云黄,四野昏黑日无光。狐狸白昼置人旁,千家万家尽傍徨。——风起云涌,遮天蔽日,天色昏暗。白天狐狸却把人们围住。

壮夫大叫气如狂,蛾眉红粉泪千行。盐渎主人把剑问上苍,胡为乎陵谷倒置变态非常。——男子大呼怒号,怒气冲天;女子流泪满面,哀伤不已。盐渎主人向天发问:为何人间世事如此颠倒不正常?

千竿绿竹覆壶觞,有酒难消郁结肠。可道颜色百花王,一朝零落蔓草旁。——青翠的竹林覆盖着酒壶和酒杯,美酒却难以驱散心中的愁绪;艳丽如花的女子,最终也难逃被抛弃的命运。

轰雷掣电天中央,此时势焰何可当。吁嗟晦明事难量,吁嗟晦明事难量。——雷声闪电划破天空,此时权势如同过眼烟云,无法阻挡。感叹天地间人事难测,世事难料。

霎时间云师风伯避太阳,魑魅恐尔无处藏。——顷刻间,乌云、狂风、雷雨等自然神祇都躲避了烈阳,邪恶之辈也无处藏身。

【赏析】

此诗作于南宋理宗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至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之间,诗人因受谗陷而被贬谪,流放至广东沿海一带。这首诗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长篇叙事诗。

首章写风雨雷电之恶,喻指奸佞小人的嚣张气焰,抒发了作者对时政的忧虑与不满。“大风”二句,以“海云黄”、“昏黑日无光”烘托出恶劣的气候和阴沉的气氛。“狐狸白昼”一句,则以狐狸比喻那些狐假虎威、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小人。“千家”两句,写在这场暴风雨中,老百姓惊恐万分,不知所措。“壮夫”二句,写一些正直之士面对这种情形而怒发冲冠,愤慨不平。“盐渎”二句写盐商们面对这种变故时的反应和态度。“醋吏”二句,写一些官员们对这场变故的幸灾乐祸。“云师风伯”二句,写那些奸佞之徒见机行事,借天气变化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刹那”二句,写那些奸佞之徒乘机打击异己者,使局势更加恶化。“云师风伯”二句,写那些风云变幻的权贵们趁机排挤打击正直的人。“叱咄”三句,写那些风云变幻的权贵们借机排斥打击正直的人。“一时”二句,写那些风云变幻的权贵们借此机会打击异己者,使局势进一步恶化。“吁嗟”四首,写这些风云变幻的权贵们借此机会打击异己者,使局势进一步恶化。“吁嗟”四句,写这些风云变幻的权贵们借此机会打击异己者,使局势进一步恶化。

第二首主要写自然界的变化。开头三句写雷鸣、闪电划破长空,接着写风雨交加,雷电交加,形势十分危急。这里通过描写自然现象来隐喻当时的政治形势,暗示那些奸佞之徒借风雨、雷电之势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吁嗟”四句,写那些风云变幻的权贵们借此机会打击异己者,使局势进一步恶化。

第三首主要写社会现实。诗人通过写那些权贵们利用权势欺压百姓、陷害忠良来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千竿绿竹”一句用竹林茂盛来象征那些依附权贵之人之多。“有酒”两句,写这些人尽管权贵显赫,但仍不能消除心中的烦恼。“吁嗟”两句,写那些权贵们借机打击异己者,使局势进一步恶化。

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时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诗人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之情。全诗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