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君到此已三年,日见圜扉掩半边。
照我寒衾共幽榻,隔窗白日与晴天。
千山秦塞音书杳,一点孤怀空自怜。
北徂雁声留慰切,忆他曾过首阳巅。
【注释】
逢君:遇见。君:指友人。圜扉:圆门,圆形的宫门。
照我寒衾:映照在我冷清的被褥上。寒衾,寒冷的被子。
幽榻:简陋的睡床。
千山秦塞:秦地的群山。音书:消息,书信。杳,渺茫、遥远的样子。
一点孤怀:一颗孤独的情感。一点,形容感情细微。
北徂雁声:南飞的大雁。徂,往也,去也。
首阳巅:首阳山(今陕西黄陵县)。传说中伯夷、叔齐兄弟在饿得发昏的时候在那里采薇而饿死。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友人分别三年,今日相逢,不胜欣喜,却见友人之居已半掩圆门。“圜扉”是圆形的门,古人以门为圈,故称。
下一句“照我寒衾共幽榻”,写日影斜射到自己冷清的床上,可见友人的居处是何等简陋。“幽榻”,简陋的睡床。这两句写送别时所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处境的关切,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重。
第三句“隔窗白日与晴天”,写诗人与友人相隔一窗,但友人所居之地却是晴空万里,阳光灿烂。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希望朋友能够光明磊落,前程似锦。
第四句“千山秦塞音书杳”,写诗人远望秦地群山,只见山峰连绵不绝,但音信全无。这里既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之意,担心友人在外遭遇不测。
五、六句“一点孤怀空自怜”,写诗人独自一人,面对千山万水,心中充满了寂寞和空虚之感。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也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追求。
最后两句“北徂雁声留慰切,忆他曾过首阳巅”,写诗人听到北去的大雁鸣叫声,想起友人曾经过首阳山,不禁感慨万千。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通过描绘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