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性妨时巧,幽居喜物迁。
风帘翻乳燕,雨叶息鸣蝉。
曲径寻新树,方塘试小船。
陶潜臻妙理,直觉浊醪贤。

【注释】

精舍:指幽静的住所。拙性:本性。妨:阻碍。时巧:指世俗之巧。物迁:物色迁移。乳燕:燕子。雨叶:指春雨。鸣蝉:秋蝉。曲径:曲折的小道。方塘:方形的池塘。臻:达到。陶潜: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妙理:高深的道理。直觉:顿悟。浊醪:粗劣的酒。贤:贤德之人。

【赏析】

《酬崔侍御过蓝田别业见招》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长安为官时酬答好友崔侍御的一首七律。这首诗作于大和七年(公元833年),诗人当时被贬江州司马,与崔侍御分别,崔侍御来访。此诗是诗人酬答之作,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来访的喜悦之情。

首联“精舍独酌”四句写诗人独自饮酒赏景。“精舍”,指幽静的住所。这里用陶渊明“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的典故,表示诗人自比陶渊明。“拙性”,指本性不善。“妨时巧”,即世俗之巧,指那些逢迎拍马、投机取巧的人。“幽居喜物迁”,意思是说在僻静之处,喜欢观察物态的变迁。

颔联“风帘翻乳燕,雨叶息鸣蝉”写诗人观赏景物。这两句中,“风帘”、“雨叶”均为自然景观;“乳燕”与“鸣蝉”均为候鸟,且皆属春天之物。这两句中,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听觉上的愉悦。

颈联“曲径寻新树,方塘试小船”则进一步描绘诗人赏玩景物的情景。这两句中,“曲径”与“新树”均为视觉形象,“方塘”与“小船”则都是作者亲手所造,属于实践行动。这两句中,既有实践行动的快乐,也有创造的乐趣。

尾联“陶潜臻妙理,直觉浊醪贤”写诗人对陶渊明的评价及自己的感悟。这两句中,“陶潜”指的是陶渊明,他是一位杰出的隐逸诗人;“臻妙理”即达到了高深的道理;“直觉浊醪贤”即顿悟到了粗劣的酒也具有贤者的品质。这两句中,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风格的自信,也表现了他对陶渊明高超隐逸境界的仰慕。

这首诗作于大和七年(833),时白居易任江州司马。诗中以“独酌”起兴,点明题旨,并表明自己在精神上已完全融入大自然。接着,诗人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来描写眼前所见所闻的美景。然后,诗人通过自己亲手栽种树木、筑建小池等实践活动,来体验与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快乐。最后,诗人通过对陶渊明的赞美和自己的顿悟,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整首诗语言平易浅近,但感情真挚深沉,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