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萧萧吹雪霜,登楼独坐生悲凉。
青山知我吏情澹,明月照人归梦长。
云影有时连去雁,水声何日到垂杨。
侧身天地频回首,谁道江湖远庙廊。
【注释】
萧氏:指唐玄宗时宰相萧嵩。
吏情澹:指官宦之情淡薄,意谓仕途无望。
归梦长:指思归之情深长。
去雁:指远行的雁群,古人常用来比喻书信。
垂杨:杨柳。
侧身天地:侧身于天地间,指退隐江湖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萧嵩家的楼上所作,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仕途坎坷的感慨。诗人登上高楼,面对风雪交加的朔风、飘飞如絮的大雪霜,独自登楼而生出悲凉的情绪,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与无奈,以及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青山知我吏情澹,明月照人归梦长。” 这句诗中,”知我”表达了诗人对萧嵩的理解与支持,他懂得诗人的志向和抱负;”吏情澹”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明月照人归梦长”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愁绪和对归乡的思念。
“云影有时连去雁,水声何日到垂杨。” 这两句诗中,”云影”和”去雁”都寓意着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向往。
“侧身天地频回首,谁道江湖远庙廊。” 这两句诗中,”侧身天地”表示诗人已经做好了退隐江湖的准备;”频回首”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最后一句”谁道江湖远庙廊”则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萧嵩家楼上所见景象的描绘和对自身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